2012年7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皖琼供销携手,开创农资流通新版图
中国农资传媒关注辉隆股份控股海南农资
《中国农资》记者 魏 塬

  6月11日, 中国农资流通第一股——安徽省供销社旗下安徽辉隆农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辉隆股份)注资7800万元,收购海南省供销社旗下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下称海南农资)60%股份,从而成功实现对海南农资的完全控股。至此,辉隆股份正式对外宣告全面参与到海南省现代农资流通新网络的建设之中。辉隆股份控股海南农资,也是省级供销社之间合作的一次创举,真正拉开了“合作社搞合作、联合社讲联合”的宏伟帷幕,此举不仅为海南省农资流通体系建设注入了资金,更重要的是辉隆股份为海南农资经营变革带来了技术、人才以及营销新模式。

  跨省联合,天下供销是一家

  海南农资的主管上级领导,海南省供销社主任简纯林对这次合作的看法是,安徽省供销社与海南省供销社这次跨省合作,必将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网络和经营优势,做大做强海南农资并实现双赢,这也是全国供销社系统跨省合作涉及资本最多的一次。辉隆股份和海南农资都是省级农资流通龙头企业,这次通过控股形式实现合作,为供销社系统实现资本互通提供了模板,也是省级供销社联合的成功范例。他表示,海南供销社将全力支持重组后的海南农资,加快整合海南省供销系统农资网络资源,全力支持海南农资申报财政资金项目支持,全力支持海南农资提高商业化肥储备规模,全力支持海南农资取得农药批发特许资格,全力支持海南农资全方位参与海南经济建设,推动海南农资又好又快发展。一连5个“全力支持”,海南省供销社的诚意可见一斑。

  安徽省供销社主任王首萌也表示,辉隆股份与海南农资的股权合作,可以高效整合双方有利资源、充分发挥双方竞争优势,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势无缝互补,对提高供销社参与国家建设力度、壮大供销社企业实力、推动海南“三农”事业更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全国供销系统利用资本纽带进行的横向联合,在供销社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他还表示,希望合作后的海南农资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海南省供销社的坚强领导下,健全网络、增强实力,坚定不移地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前进。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由辉隆股份派驻到海南农资担任总经理的周海波也表示决心,海南省委、省政府和两省供销社领导的大力支持会成为海南农资不断阔步向前的动力源泉,为海南农业做贡献也会是海南农资今后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优势互补,合作改变海南农资格局

  虽然海南耕地面积不大,但是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种子南繁基地、热带农业基地、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和冬季蔬菜、水果种植基地,不仅如此,海南一年四季都有对农资产品非常旺盛的需求。全省全年化肥需求量约为160万吨,农药销售额大约7亿元。由此可见,海南农资市场潜力巨大,这也是打动辉隆股份南下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南农资成立于2008年,由海南省供销社控股组建,注册资金3000万元,后增资至1亿元。目前,海南农资全力打造的以省会为中心、市县为骨干、乡村为终端的三级经营服务网络已大体成型,建成3家市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和360多家农资连锁放心店,拥有一批购买能力强、市场诚信度高的忠实客户终端,并拥有年产30万吨生物肥料生产厂和“绿宝龙”、“鹿回头”等四个品牌,成为海南省最具竞争力的农资流通企业之一。

  同时,海南农资的短板与其优势一样明显。首先是资金匮乏,资金问题一直是困扰海南农资最大难题,由于资金受限,扩张发展计划不断滞后;其次是管理经营模式落后,目前国内农资流通行业风起云涌,“老套路”跟不上“新形势”,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对海南农资的发展形成牵绊;而人才缺乏也让海南农资苦不堪言,微薄的待遇和落后的理念使得精英人才留不住、招不来。资金、业态、人才的缺失,恰恰为辉隆股份的控股加入提供了严丝合缝的咬合入口,让两家企业的合作显得顺理成章。

  近年来,辉隆股份处于扩张期,公司积极实施“横向抓扩张,纵向抓延伸”发展战略,已经率先在东北、西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农业大省组建网络,复制“辉隆连锁模式”。截至2011年,辉隆股份在黑龙江、吉林、陕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南、湖北等12个省注册成立经营机构,共设立23个配送中心。辉隆股份要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扩张市场份额的方式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也是辉隆股份高调入驻海南农资市场的主要动力。

  对于此次合作,辉隆股份董事长、总经理李永东认为,辉隆股份与海南农资展开股份合作,不仅有利于两家企业在海南市场的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也将促进海南农资的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对推动海南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从源头上解决海南热带现代农业的农资质量问题、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周海波也表示,辉隆股份将解决目前海南农资的资金、人才、管理等诸多方面问题,“辉隆模式”也会在海南生根发芽,借助海南农资现有资源和网络,真正为实现海南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供物质保障。

  整合渠道,

  为农产品安全提供物质保障

  周海波告诉记者,辉隆股份控股海南农资后,企业名称不作更改,仍然用海南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由海南省供销社副主任杨海洋出任海南农资董事长,由周海波担任公司总经理。据了解,辉隆收购海南农资的议程从2011年中旬就已经启动,前期双方一直在洽谈收购细节。2012年 6月11日,签约仪式在辉隆股份总部隆重举行,经历了1年多时间的“长跑谈判”终于尘埃落定。

  由于海南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食品安全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周海波表示,海南农资日后的工作重点是为海南农业提供优质服务,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与此同时,海南农资规划在3年时间内,销售额将力争突破10亿大关。

  另据了解,出于种业、蔬菜、水果、食品等安全方面考虑,海南省成为国内第一个立法控制农药批发经营权的省份,海南省农业厅规定,省内只能有3家企业拥有农药批发经营权,这样可以从源头规范市场、从源头杜绝假冒伪劣农药对农产品所造成的危害。“海南农资以发展绿色农业、保证食品安全为初衷,有双方领导的关心作为支持,加之辉隆股份坚强的实力作为后盾,争取获得农药批发经营权。” 周海波信心满满地说。海南农资将快速抢占海南农药市场,将放心农药送到千家万户。

  化肥方面,海南农资打算新建配送中心6个,由于受海南省特殊地理因素影响,这6个配送中心将跟随铁路运输线而逐渐铺开。周海波说:虽然我从事农资经营工作已有24个年头,但是对于海南市场还不算非常熟悉,但是我会根据了解到的情况,为海南农业量体裁衣,选择适合海南情况的产品,我们的主攻方向还是做连锁、做终端、做渠道。

  应该说,辉隆集团控股海南农资是供销社系统内的大盛事,是中国农资流通行业的大盛事,更是海南省农业发展的大盛事。一场看似平常的收购,让我们能体会到农资流通业态的改革,能感受到农资流通行业正在向规模化、全国化发展,也许这将是农资流通新版图形成的开始。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