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2年6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规避病虫的抗药性“六技法”

胡启山

  生产上如果长期、单一、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治同一种病虫,就会出现药效明显减退,甚至无效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称病虫产生了抗药性。病虫产生抗药性不仅对农药的效力会产生很严重的消极影响,还可造成生产成本上升,防治效果下降,同时盲目用药还会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为了减少和预防抗药性的发生,使用农药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轮换(交替)用药  单一品种农药会诱发抗药性,生产中可生物农药、抗生素农药轮换使用,可以阻障生物种群中抗性种群的形成。交替用药就是在植物的某一生育期内,交替使用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农药。这样做既能提高防效,还能延长某些优良农药的使用年限。如杀虫剂有机磷制剂、拟除虫菊酯类制剂、氨基甲酸酯制剂、有机氮制剂、生物制剂等几个大类,其作用机制各有不同。同一类制剂中的农药品种也可以互相换用,但必须了解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抗性。

  合理混用  把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也可以减缓抗药性的发生速度。例如作物对菊酯类农药产生抗药性后,将有机磷和菊酯农药混合使用,可抑制害虫的抗药性。单点作用农药与多点的传统农药混合使用,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混配农药也不能长期使用,务必轮换用药,否则同样会引起抗药性。

  间歇用药  若发现某种农药已经产生很大的抗药性,应间断或停止使用。当一种农药已经引发了抗药性后,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使用,抗药性现象有可能逐渐减退甚至消失,比如久效磷引起的抗药性,经过若干年停用以后抗药性可基本消失。

  科学施药  药剂在田间施用的有效剂量和沉积分布均匀是至关重要的,对不同植物和不同的有害生物,还应选用恰当的施药技术,不要轻易加大用量和增加用药次数,从而以较小的用量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应用增效剂  增效剂能增加杀虫剂的生物活性,提高药效。在某些农药中加入一定量的增效剂,也可延缓或克服害虫产生抗药性。

  坚持综合防治法  病害的发生与土壤、气候、栽培管理等多种因素相关,采取单一的防治措施特别是化学防治,易产生抗药性。可把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物理(人工)防治等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防治,以达到抑制和预防抗药性的目的。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