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2年4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缓控释肥产业科技发展目标应实现阶段性突破

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农大教授 张 民

  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与阶段性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结构。在提升完善热塑性树脂包膜、热固性树脂包膜、硫包膜、硫加树脂包膜控释肥工艺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产品类型,研发植物材料包膜、水性聚合物包膜、聚丙烯酸酯包膜、脲醛缓释肥等多个系列新产品;形成覆盖我国主要作物的专用缓控释BB肥配方,适度发展保水型和抗土传病害功能型肥料,重视中、微量元素缓控释肥料的研制与应用。

  产业布局。 通过推动企业整合和重组,促进人才、技术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建立大型缓控释肥生产基地,提高产业集中度,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在兼顾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原则下,合理规划,新建缓控释肥生产基地能够辐射我国大部分粮食主产区,以方便推广,节约成本,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产能。 推广成熟缓控释肥料和控释BB肥料产业化工艺包,在东北、华北、西南、东南和中原地区形成缓控释肥生产、销售和流通一体化网络。到“十二五”末,缓控释肥产能达300万吨/年以上。

  缓控释肥产品标准。 开展缓控释肥料工业化生产线上产品质量控制与快速检测研究,在已公布实施的《缓释肥料》国家标准基础上,完善控释肥料的行业和国家标准和产品质量评价体系。

  缓控释肥高新技术示范园。 建设缓控释肥料生产基地或者产业集群,扶持缓控释肥产业龙头企业建立缓控释肥生产和产品应用高新技术示范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