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2年3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胶东的方言文化

烟台众德集团有限公司 杨春红

  自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以来,方言逐渐被普通话替代了。儿时在农村长大的我,还懂一些方言,可在城里长大的儿子,到了老家,方言基本上是听不太懂了,睁个大眼,似懂非懂。家乡的方言在流失。

  久日不见的同学终于相聚了,一同学提议到烟台山下的“福来齐”就餐。嗬,一进大厅,一股浓浓的胶东文化就展现在眼前。大厅有一张大桌子,放有文房四宝,来此就餐的客人可以尽情挥洒自己的笔墨功夫。酒饭正酣,服务员会递上一张“名片”,仔细一看,好新鲜!——《胶东方言——经典烟台普通话教程》。细读,真来劲,浓浓的家乡方言顺下来,让人开心极了。现摘录一段,以飨读者:

  在一个么和么和类和以,有一个小小四,长类挺耍乎类,抵搂两个片片还有一个呱唧,去么介流猴,走到半道叫个米古绊倒楼,西毁娄,闲撒都卡花了娄,把个挺耍乎类小小四卡体瞪娄!

  呵呵,您看明白是啥意思了吗?我给您翻译一下哈:

  在一个黑乎乎的晚上,有一个小男孩,长得挺机灵的,手里拿两个玉米面饼和一个咸菜,去摸蝉蜕,半路上被个泥块绊倒了,差一点要了小男孩的命,拖鞋都摔坏了,把个机灵的小男孩摔坏了。

  我们生活的每一方水土,都有自己的方言文化,这种方言,作为一个地方的特色,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我们周围的同事,来自全国各地,谈笑中偶尔说出一两句方言,便会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试想,没有五花八门的方言存在,也就没有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地方文化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有一句“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方言文化的真实写照。

  “福来齐”酒店这种以传承胶东文化为特色的经营方式,自然是吃客络绎不绝啦。据酒店服务人员讲,目前一共是七讲,客人哪天去店里就餐,就可得到哪一讲,通过亲朋好友相聚对饮之际,将方言文化得以传承的同时,还可抒发自己的情感,留下墨宝,这样的酒店,何愁不生意兴隆?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