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陶氏益农:立足中国 让农民得实惠
访陶氏益农公司大中华区经理杜晖
《中国农资》记者 汪洋

  陶氏益农农业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是世界五大农药跨国公司之一,是美国第一大化学公司——陶氏化学的全资子公司。近日,陶氏益农公司大中华区经理杜晖在北京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植物保护、种子和生物技术、健康油被确定为该公司未来在中国农业市场聚焦的重点,将依靠技术驱动、创新和关注、员工的认同和参与、财务健康等因素为基础,力争成为农业科学行业的主导力量。”

  根植中国  立足本地市场

  据了解,陶氏益农的前身是陶氏化学的农产品部门。1989年,这一部门与礼来公司的植物科学部门成立了合资公司Dow-Elanco。1997年,陶氏化学通过购买礼来公司40%的股份,获得了Dow-Elanco百分之百的股权,Dow-Elanco随即成为陶氏化学的全资子公司。1998年,公司更名为Dow AgroSciences。此后,公司继续通过兼并、收购方式,保持业务的强劲增长,业务遍及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陶氏益农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并在北京成立代表处。在为中国农业发展服务的30多年中,给农民朋友带来了先进的植保理念,并注重创新科技和可持续发展。杜晖认为:“关注农民的需求、帮助农民种植高品质作物、提高农业产量,是公司肩负的基本责任。”

  “中国作为全球第3大植保市场、第2大种子市场,在政府的扶持和投资、生物技术的大力研发、高额的销售(批发)利润等方面拥有不可忽视的资源和优势。”他介绍说,陶氏益农拥有种类丰富的农作物保护产品,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熏蒸剂等,以及城市卫生用药,在作物保护方面既安全又广泛,适用作物包括水稻、小麦、果树、大豆、各类蔬菜、棉花、油菜以及林木等。同时,在生物技术方面,公司正大力发展种子、健康油、动物健康等新业务。

  另据介绍,针对中国市场的战略性目标作物,陶氏益农还将通过增加投资,引进和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创新产品的上市和优化服务来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来获陶氏益农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

  作为全球病虫草害治理及生物技术产品研发的先导者,伴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放眼未来,杜晖坚信:“中国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将会带给企业更多的发展机遇,陶氏益农始终致力于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和高品质的作物保护方案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一个均衡完善的作物保护和草虫害管理的解决方案。”

  “益农”特色   农民受训实惠多

  跨国农资企业如何看待中国传统农资存在的现状,杜晖通过自己整理的一些数据向记者介绍说:“化肥利用率约30%(比发达国低20个百分点),利用效率为增产粮食6-8公斤/公斤肥(发达国增产10-15公斤),其原因是化肥剂型单一、施肥技术落后、科学施肥意识淡薄;农药体现在作物利用率上仅有3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原因体现在药械技术性能差、雾化不均匀,跑冒滴漏现象严重、综防技术到位率低、安全用药意识淡薄。”

  对于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农资使用面临的现状,杜晖坚持认为,作为一家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一方面陶氏益农在基础性研究、产品开发、高效生产以及业务经验方面都具备强大的优势与先机;另一方面,公司在不同国家的经营方式却相当灵活,凭借其日益丰富的产品系列,因地制宜,适应当地特色,使当地农民真正受益。杜晖表示,中国农民经济和文化水平差异较大,而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收入水平。作为一家国际农化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因此需要在中国结合产品技术知识的推广。

  据介绍,公司在调研中发现,很多药效、药害问题产生的原因来自于农民不科学选药、不科学喷药。因此,加强与政府有关机构、中国植保协会、当地农业部门等合作,针对农民举办公益性安全用药培训。内容包括真假农药辨识、商标的重要性与科学阅读、不同作物及不同产品的配药喷药技术,以及喷药安全措施与防护等。其目的是让农民了解如何科学选药、如何科学喷药。

  此外,基于很多农民在引进新作物、新的栽培方式时,往往因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指导而导致初期种植产量较低、管理困难等问题,陶氏益农销售技术人员组织了种植技术培训。通常以农业合作社、种植圈为单位,聘请当地的种植能手、植保专家给予种植大户专场培训。据了解,陶氏益农每年举行大小农民种植技术培训会4000多场,每年培训农民达5万人次左右,经过培训的农民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种植技术的基本知识。

  产业信息

      纯生物农药从源头保农产品安全

  在食品及农产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要杜绝危害,确保食品及农产品安全,就必须从源头抓起,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化学农药,纯生物农药无疑是农作物杀虫除病的理想选择。日前,由全国第一个获得纯植物源生物农药注册登记和生产许可企业九康生物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九康楝树生物农药经国家农业部指定在贵州、湖北、广东和江苏四省完成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产品已达到、超过同类化学农药药效。

  九康楝树生物农药是中国农业病虫害生物防治领域一个重大的突破,预示着中国生物农药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也是生物农药将逐步代替化学农药发展方向上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我国化学农药的生产使用将逐步转向生物农药生产使用的重大转型,对中国农产品及其生态绿色食品的安全意义重大。

  据悉,为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确保食品及农产品安全,目前许多省市已经采取了对使用纯生物农药单位和个人给予相应的补贴。              

  海南农药管理新政改革延长过渡时间 

  海南农药新政改革有了新动作。近日海南省农业厅、工商局联合发布《关于延长过渡期农药经营许可管理事项的通知》。通知显示,将《农药经营许可证》到期的农药经营企业(店)过渡时间由原来的2011年12月31日延长至2012年6月30日,届时没有另行规定的,凡未重新申请到新的经营许可证的不得继续经营。

  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显示,海南全省2123家农药批发企业和零售店,截至2011年12月《农药经营许可证》已到期的农药企业(店)有1023家,占48.2%;至2012年6月到期的共有1602家,占75.5%,届时大部分农药经营网点的经营许可证均将过期。  (李晓芬)

  农业部发布 新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

  为加强对进出口农药的监督管理,农业部近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名录》,共计涵盖1170个农药品种。新《名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12月29日发布的旧《名录》同时废止。2012年1月1日起,农药进出口单位按照新名录中的商品编码及其对应的农药品种向农业部申请《农药进出口登记管理放行通知单》。2012年1月1日至31日期间,对由于海关商品编号调整导致《通知单》海关商品编号与实际海关商品编号不一致的,进出口单位可持2012年1月1日前农业部签发的仍在有效期内的《通知单》向海关申报。2012年2月1日起,进出口单位须持与实际海关商品编号一致的《通知单》向海关申报。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