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建设创新型国家大会将于2012年1月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时值大会筹备之际,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秘书长吴子敬一行来到农资分论坛执委会办事机构视察工作,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接受了专访。
国家创推委首次将目光聚焦于我国农业发展和农资行业的创新、成长,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当前农资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当前处在发展关键时期的农资行业探寻破局之道。创新机制在农业生产中的建立是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保障。目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不断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明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各地正在加紧治理和维护,草原退化和农村资源污染得到初步遏制,水资源、肥料、农药利用率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信息化迈出新步伐,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大幅增加。
随着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农资行业发展已经具备较好的大环境。吴子敬认为,中国农业生产正在走向科学化,主要体现就是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技能化、集约化和订单化。同时,农村已经成为中国当前信息化发展最快的区域,农民对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已经走向了自发自觉。
吴子敬说,目前中国农资行业依然缺少真正具有科技含量和成本优势的大品牌,当前所谓的品牌竞争往往演变成价格竞争,随着价格的降低,出现的是非技术提升产生的成本缩减,最后体现在产品方面就是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在对农服务方面出现了政府和企业连接不到位,农化服务不够细化和深入等问题。
鉴于这种情况,吴子敬指出,农资行业目前的研发、生产和经营都要面临转型。首先,农资领域需要强化对人才的吸引,以专业人才支撑农资产品的研发生产,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化服务,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其次,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到农资生产和流通企业都要积极展开对农民科学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积极推动全民科技提升,为更多科技含量高,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优质农资产品的应用创造条件;再其次,目前农资产品的营销模式也需要转变,强化责任意识,增加科技价值引导和农化服务在营销中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