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4日,铜陵化学工业集团公司迎来20周年华诞。20年来,一个国有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在中国古铜都铜陵诞生、成长、崛起。
为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铜陵化工企业产品链的优势,实行强强联合,在时任化工部部长顾秀莲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铜陵市新桥硫铁矿、铜陵磷铵厂、铜陵市铜官山化工总厂和铜陵市有机化工厂等四家化工企业联合组建的铜陵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1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为省管大型企业集团。
艰苦创业的二十年
铜化集团成立之初,以党委书记、总经理汤守道为首的领导班子就确立了“依靠科技,巩固主体,开发两翼,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矿-酸-肥产品链条的优势,到1996年底成立5周年时,由成立之初的4个单位发展到23个单位,产品由54种增加到80种,年销售收入增长近一倍,固定资产增加3亿多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从夏季开始爆发,历时4个月,对亚洲各国所有产业都造成了重大影响。产品难卖、资金紧张,当年铜化集团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均未实现年初预定目标。这一年,铜化集团成立以来遭遇到第一次“寒流”,也成为铜化集团发展史上的一道分水岭。1998年12月份开始,在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凤腾为首的领导班子带领下, 铜化集团打响了求生存的扭亏脱困攻坚战。2000年8月11日,徐强任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01年,铜化集团一举甩掉了连续4年亏损的帽子。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同样给铜化集团造成了巨大冲击,从当年10月份起,化工行业突然出现大幅跳水,铜化集团主导产品磷酸二铵国际价格从1000美元/吨左右猛跌到320美元/吨,硫酸从1700元/吨跌至700元/吨。价格直线下滑,导致当年第四季度库存产品潜亏达2亿元左右。2008年11月,黄化锋任铜化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他认真分析形势,超前预测,果断提出应对危机十大措施,重点通过“增产增销,降低生产单耗、降低采购成本”来应对危机。由于“双增双降”措施扎实得力,2009年四五月份,铜化集团当月成本基本上能与市场接轨,当期生产的产品都有利润,到5月底,已将2008年库存的高成本产品消化完毕。随后,他又提出了 “打造百亿铜化,建设百年铜化”的宏伟目标,铜化集团开始进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并确立了“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着眼点,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继续壮大硫磷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坚定不移地发展好煤化工,积极推进盐化工、石油化工的发展,适时发展氟化工,努力把铜化集团打造成以硫磷化工、煤盐化工为核心产业,颜料化工、石油化工深加工、各类助剂和新型材料为延伸产业的极具循环经济特点的高端化工产业基地”的发展战略。
创新发展的二十年
20年来,铜化集团始终把市场营销创新作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首要任务,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加快集团的国际化进程。在国内首创的“驻点直销”模式,不仅有效化解了化肥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是国内化肥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合作双赢的成功典范。
目前,铜化集团公司在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近22000个终端网点,磷肥产品在国内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始终保持在15%以上的份额。铜化集团公司加强对外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国际贸易不断加大,年进出口贸易额突破1亿美元,先后与德国布登海姆、比利时普莱昂、西班牙花王、日本伊藤忠、韩国LG、香港盈得气体、韩国三星物产等企业建立了经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中韩合资国星化学落户铜陵,铜化集团公司国际化进程迈上新的台阶。
20年来,铜化集团公司始终把管理科学创新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型企业建设。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按照市场化原则,从划小核算单位、学邯钢倒逼成本,到全面推行比质比价采购、工程招投标管理、目标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和成本费用管理,使企业逐步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20年来,铜化集团公司始终把资本运营创新作为促进企业发展重要抓手,着力推进资产证券化。“六国化工”和“安纳达”先后在上交所和深交所成功上市,两家上市公司凭借良好的形象和优异的业绩,先后实施再融资,几年来,通过资本市场共募集资金24.8亿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保证。
20年来,铜化集团公司始终把科技应用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型磷酸装置国产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磷铵外环流反应器获国家发明专利,磷酸磷铵污水闭路循环属国内企业首创,开创了磷酸行业“污水零排放”之先河。
20年来,铜化集团公司始终把企业文化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使企业文化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铜化人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形成了以“讲感恩、讲服从、讲奋斗”和“有忠诚心、有责任心、有团结心、有上进心、有奉献心”的“三讲五心”特色企业文化。“三讲五心”文化逐渐深入企业员工的心灵,成为广大员工学习、生活、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20年来,铜化集团公司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社会、经济责任,始终坚持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全循环”的总体要求,围绕“三废”综合利用,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形成了矿山采选、硫磷化工、精细化工三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创造辉煌的二十年
“不论你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铜化集团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黄化锋如是说。20年来铜化集团一直在不断追求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1999年9月24日,铜化集团成立弘宇房地产有限公司,进军房地产业。2000年底,按照母子公司的运行体制和新的功能定位,铜化集团将所属各二级单位全部改制为子公司。为进军国内资本市场,2000年12月28日,以铜化集团为主发起人,联合省内四家企业,对原磷铵厂实施股份制改造,成立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磷铵厂硫酸分厂从磷铵厂整体剥离,成立铜陵市华兴化工有限公司。2004年3月5日,“六国化工”(股票代码600470)80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2007年5月,“安纳达”(股票代码002136)20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0年2月,为全面打造现代化物流业,铜化集团出资1.99亿元成功并购了铜陵市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铜陵港务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3月,铜化集团将原铜陵市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的铁系颜料一厂、铁系颜料二厂机构和人员整体划出,成立铜陵瑞莱科技有限公司,隶属于铜化集团管理。同年,为加快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延伸磷化工产业链,六国化工出资6000万元,省投资集团出资4000万元,设立了铜陵鑫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精制磷酸及磷酸盐产品。
经过20年的创业、改革、发展,铜化集团资产规模由1991年的5.25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2亿元,目前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孙公司)共34家,并且已成为以硫磷化工为主体,集矿山采选、化肥制造、有机化工、精细化工、汽运港口物流、进出口贸易、科研设计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是全国重要的硫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全国制造业500强、中国化工100强、安徽省工业企业50强。20年来,铜化集团共生产硫铁矿2223万吨,硫酸1046万吨,各类化肥1802万吨,精细化工产品100万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我国工农业生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铜化集团现拥有“六国”磷酸二铵、“九华山”过磷酸钙两个“中国名牌”产品,“安纳达”钛白粉、“天井”苯酐两个安徽省名牌产品。铜化集团预计今年可完成工业总产值7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总资产已达到112亿元。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文化传薪火,企业大发展。如今,铜化集团万名职工在“讲感恩、讲服从、讲奋斗”,“有忠诚心、有责任心、有上进心、有团结心、有奉献心”的“三讲五心”特色企业文化的引领下,正朝着百亿铜化、千亿铜化、百年铜化的目标阔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