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祥云化工:高塔耸立 舵转生态

《中国农资》记者 吴 江

  祥云化工董事长胡华文致辞。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8万吨/年

  高塔稳定长效型缓释复合肥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

  12月19日对于祥云化工公司来说,又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好日子。在这个重要而特殊的日子里,祥云化工公司的年产2×28万吨稳定长效型缓释复合肥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湖北武穴市隆重举行。来自湖北省农业厅、环保厅、土肥站的相关领导,武穴市委、市政府、人大、政协等部门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肥料工程中心主任石元亮博士、卢宗云研究员参加了奠基仪式。祥云化工公司董事长胡华文、副董事长胡学文、营销公司副总经理张雄风和全体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9883万元,建设周期为5个月,预计2012年6月份左右即可全部完工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59295万元,新增利税7162万元,将使祥云化工的复合肥总体生产规模达到150万吨—200万吨。

  祥云:挺进生态肥行列

  2011年,为提高祥云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创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生态发展、文明发展,祥云化工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根据土壤的供肥特性和作物需肥规律,共同开发出稳定型缓释复合肥产品。

  据悉,该项目采用连续熔融尿素喷浆新技术,利用熔融尿素与其他原料形成低共熔点化合物的特点,将NAM稳定长效剂加入熔融的尿素溶液中,形成全熔融状态且具有流动性的料浆。料浆通过特制喷头喷入高塔中,通过空气冷却固化成为颗粒产品。该产品具有肥效长、养分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环境污染小、成本低等特点,能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持续释放营养元素,激活作物体内细胞活力,从根本上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是一种符合国家绿色环保政策、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肥料。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倒逼肥料企业加速转型,事实上,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很早就着手在新环境下的竞争准备。

  几年前,为确保企业长远发展,组建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祥云化工公司持续实施产能扩张战略。他们配备充足的硫、磷矿资源供应,抢占资源先机,为祥云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祥云化工公司在扩大产能的同时,更注重打造生态产品链。2009年9月4日,山东曹县人民政府和湖北祥云化工集团正式签订项目,掀开了祥云化工生态肥料建设的序幕。

  至此,祥云化工集团公司的“生态大战略”已经稳健起步,使湖北祥云集团实现了全系列肥料产品的独立生产能力,改善了祥云集团产能不足的现状,同时促进肥料生产线及产品结构升级换代,进一步提升了湖北祥云集团公司的产品层次。

  胡华文:大处着眼企业产品链

  对于上马高塔长效缓释肥料的初衷,祥云化工公司董事长胡华文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农作物的增产离不开化肥,化肥作为农作物的“粮食”已成为共识。目前,化肥对农作物的贡献十分显著,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占世界总量的1/3以上。但是,化肥在农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凸显。

  “目前我国肥料利用率非常低,常规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为追求产量,长期过量施肥致使耕地土壤板结、酸化,并使其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胡华文说,化肥有效成分的流失,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一些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危害了人类健康。

  新形势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面对中国这样一个肥料市场,原有“典型创业模式”下的单一品种结构或许需要有所调整。一个成功的模式、一个优秀的企业更需要不断调整企业发展战略。胡华文认为,中国面临的形势迫使肥料研发部门和生产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和定位肥料的内涵。“现在的化肥市场主要以全溶、速溶、速散等化肥品种为主,加剧了肥料的浪费和流失。常用的速效肥料肥效期短,在生产上必须通过分次追肥,才能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这不仅费工,还增加了施肥成本,而且追肥时表施肥料的损失量大,难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效应。”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和开发利用率高、成本低、无公害的新型肥料产品及增效技术已势在必行。

  为此,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根据土壤的供肥特性和作物需肥规律,共同开发出新型稳定型缓释肥配方,从根本上提高了作物产量及品质。

  调结构:填补产品空白

  在我国鼓励发展高浓度缓控释肥料以及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祥云化工公司兴建年产2×28万吨高塔稳定长效型缓释肥项目,将有力地促进资源的节约、肥料利用率的提高,并最终达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使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此举标志着湖北祥云化工公司迈出了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规模化战略的重大一步。

  该项目更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熟悉湖北祥云化工公司的人知道,胡华文一直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武穴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祥云化工始终坚守为地方经济发展作贡献的责任意识。他们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实现武穴“黄冈争第一、全省争一流、全国争进位、建设现代港口城、建设综合实力强市、奋力推进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新目标而努力着。

  与此同时,祥云公司更注重将这种责任落到实处。此次项目建成投产后,不仅为武穴一部分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还能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对地方经济建设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真正实现了企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无疑,本项目投入不仅可以提高祥云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更填补了企业高塔产品的空白,奠定了其未来在高塔型稳定性肥料领域的地位。此外,祥云化工公司上马长效缓释肥料品种后,产品品种逐渐完善,产业链条日趋合理,为打造“生态大祥云”的宏伟蓝图增添了不可或缺的一笔。

  至此,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继成为全国最大的肥料级磷酸一铵生产基地之一、全国化工行业最大的硫铁矿制酸生产基地之后,还拥有了复合肥200万吨、BB肥30万吨、磷酸一铵120万吨、磷酸二铵60万吨、过磷酸钙2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工业级磷酸一铵12万吨的加工生产能力,形成了覆盖工业与农用多个肥料品种的全产业链条。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