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暨全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协作网建设启动会在京召开,这标志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建设正式开放运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将加强科研力量,通过对综合实验室、区域实验室和科学观测试验站“三位一体”的科研平台的打造,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提供技术支撑。据了解,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是“十二五”农业部30个“学科群”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下设1个综合性实验室,4个区域性实验室和8个科学观测试验站。它将依托全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的科研力量,重点开展植物营养生物学、养分转化与循环、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以及新型肥料创制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通过加强技术推广,推动建立上下贯通的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体系,建立起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的信息技术平台和分子技术平台。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巡视员王衍亮在会上表示,之所以开展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建设,是希望整合资源,让各级实验室和试验站根据各自实力和专业特色实现优势互补,建立联合研究和信息共享机制,为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理论和技术创新、学术交流合作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打造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充分肯定了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积极作用,他提出,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希望3个层次的实验室和试验站做好协调组织工作,发挥合力,积极增强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此外,会议还讨论部署了下一阶段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群的重点工作, 4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和8个科学观测实验站授牌。
当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建立的全国植物营养与肥料科技协作网建设工作也同期启动,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我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联合协作能力。
会议由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主办,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中心、山东金正大集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从事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的专家和企业代表150多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