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根”上让农作物增产

李菲菲

  “土地用二铵,好比人抽大烟;再过数十年,何处寻良田。”农民抱怨说:原来一亩地用二三十斤二铵,能多打好多粮食,现在一亩地用七八十斤二铵倒不增产了。现在化肥这么贵,种地不合算了,土地越来越瘠薄了,以后这地该怎么种啊?农民的渴望刺痛了威远人,振兴中国农业的希望激励着威远人。威远人着眼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农民的增产增收,不但解决农作物根部问题,而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生产的问题。从2002年开始,威远公司着手和中国农科院展开合作,于2008年推出“根力多”。根好了,啥都好了,无论黑土地、黄土地,还是盐碱地、漏沙地,“根力多”都表现出了突出的效果。

  近日,笔者随威远公司的回访队伍来到了河北省黄骅市常郭镇王芹地村王洪志的玉米地里,巧合的是,他只是将信将疑地用上了一袋“根力多”。在播种的时候原本一亩地施用一袋的“根力多”他竟用了一亩半地,而且还加大了种植密度,随后便外出打工再也没有照看这块玉米地了。到了收获的时候,“根力多”让他目瞪口呆,用上“根力多”的地玉米不但长得比用普通复合肥好,而且有将近70%的玉米竟然都是一株双穗,两个穗都同样长得颗颗饱满。看着这样的产量,他乐呵呵地见人就说“根力多”好。这一季的小麦他全用上了“根力多”,还对我们说:“以后再也不用别的肥料了。”由于黄骅的特殊地理环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是靠天吃饭,作物种植下去就不做任何管理直到收割。那么作物的底肥就直接影响到作物的收成,正是“根力多”生物蛋白控释肥所特有的缓控释效果,加长了肥效期,让作物全生育周期均衡营养,从而达到了增产的效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