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政策解读面对面 产业调整进行时(二)


  吴君扬
  周 纯
  张爱荣
  何浩明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处长 吴君扬:

  未来企业发展将依靠服务与渠道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今年上半年,尿素的整体产量都呈下降趋势,但今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尿素价格的快速上涨,形势发生扭转,产量出现同比增加。我认为尿素涨价主要是由于煤炭价格的上涨导致成本上涨,同时也和前几个月尿素产量下降较快,市场供应减少有关。从氮肥协会提供的数据看,煤炭价格的上涨对于氮肥行业的影响非常大,将现在的情况和5年前相比,显现出由于煤炭价格的上涨已经将尿素企业的利润空间压缩到很小了。但与此同时,行业内也有一些新的尿素产能在不断增加,这些新产能多是集中在西部煤炭资源富余并且价格较低的地区,例如新疆、内蒙古等地。这些新上的尿素产能,对未来市场的影响较大。由于国内现有产能70%以上都要消耗煤炭,而近几年国内经济发展比较好,再加上国际因素,预计未来中国煤炭的价格还会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价位,这样原料的变化区间不会很大,尿素成本也不会下跌。总体来看2012年的春耕形势会好于2011年。

  对于明年各项产品的进出口关税的方案,财政部关税司正在牵头与相关部门进行研究,但是究竟哪些品种要调整,调整的范围多大,现在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生产企业和出口企业非常希望高关税不要扩大执行范围,有些企业则认为出口量少一点,国内价格低一点有利于操作。比如说氯化铵,很多人认为这是纯碱的副产品,不应该控制出口,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化肥品种,不应出口。但无论是怎样的观点,我们都应该看到随着某些品种的大规模出口,已经直接影响着行业的产品走向。关税政策的设定就是为了稳定国内市场价格、保障市场供应,但是根据今年化肥价格的上涨与当前粮食整体形势来看,明年关税方案比今年相比会严格,对于一些小品种化肥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对国内供给需求和价格走势的影响,会设定一个更加科学的税率。我们希望能够在尽量不对优势产品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的前提下,同时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为了大局考虑,所以明年的出口政策可能会比今年更加严格。但是即便今年的关税政策会发生变化,也会留出3周左右的公告期,让大家能够缓冲。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未来的市场运行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更多的流通和生产企业都需要通过改善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善经营网络和渠道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才是未来企业持续发展之道。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石油和化工商品部主任 周 纯:

  我国磷化工行业将保持有序发展

  2011年我国磷及磷制品行业稳定发展,作为全球最大的磷化工产品生产国、出口国,产业发展建立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及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上是保持稳定发展的关键。2012年我国磷及磷制品行业将保持有序发展。原因如下:

  首先,出口政策保持平稳。根据2011年磷及磷制品行业的运行情况及我国宏观经济总体走势,我国2012年磷及磷制品行业的出口政策预计不会作出较大调整。磷化工行业涉及磷矿石、黄磷、磷酸、磷酸盐及磷肥等品种,其中不乏“两高一资”与涉农产品,从2003年起国家逐步在项目的审批、贷款、环评、出口、税收等几个方面对“两高一资”行业进行调控。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是外贸调控的常用手段,在磷及磷制品行业中,黄磷、磷矿石、磷酸、一铵、二铵等产品均被征收了20%以上的出口关税,部分品种的出口关税高达110%。由于当前磷及磷制品行业的出口管理措施已经较为严格,并有效控制了磷资源的过度出口,预计2012年国家对于磷及磷制品行业的出口政策不会作出较大的调整。

  其次,准入门槛逐步提高。由于磷及磷制品行业中很多主要产品属于“两高一资”产品,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及“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细分行业的产业政策也处于逐步颁布、修订过程中。黄磷、磷铵、磷矿石的相关行业准入标准均已陆续出台,全行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能耗、资源开采、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部分市场竞争力弱、相关标准不达标的中小企业将面临关停并转。

  再次,产品结构逐步调整。在我国磷及磷制品行业中,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逐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几年来呈现逐步调整态势。以磷矿石、黄磷、磷肥为代表的资源性产品出口比重逐年降低,磷酸盐及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上升,出口产品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

  最后,生产成本销售价格同步提高。当前,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及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磷及磷制品行业下游产品的需求量将呈稳步回升态势;另一方面,以原油、粮食、金属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近年来持续高位运行,我国磷及磷制品行业的主要原材料的生产成本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煤炭、电力、硫磺、磷矿石、人工等成本价格均在逐年提高。预计,在下游销售逐步好转、生产成本逐年提高的基础下,我们预测磷及磷制品行业的产品销售价格将在2012年呈现稳步上涨的态势。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石油和化工商品部副主任 张爱荣:

  四季度钾肥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2011年1-8月,我国国内钾肥累计产量为264.23万吨(折纯),同比增长25%;进口氯化钾398.38万吨(实物),同比增长25.8%。其中,一般贸易进口327.85万吨,占全部氯化钾进口的82.3%,进口数量同比增加78.12%,累计金额13.11亿美元,同比增加102.84%,平均单价399.75美元/吨,同比增加13.88%。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除外)进口64.87万吨,同比减少33.56%,累计金额2.49亿美元,同比减少29.44%,平均单价383.65美元/吨,同比上涨6.2%。

  分进口国别地区来看,俄罗斯联邦、加拿大、以色列为我国氯化钾进口来源排名前三位的国家,进口占比分别为33.85%、29.57%、18.06%。其中,从加拿大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增幅超过100%。另外,从白俄罗斯进口数量大幅减少,降幅接近60%。分进口运输方式来看(根据进口关别数据整理),2011年1-8月,我国通过陆运方式进口钾肥93.92万吨,同比减少13.53%,占同期钾肥进口总量的28.64%。其中,除上述边贸进口降幅较大以外,一般贸易陆运进口增幅非常大,同比增加1.5倍以上。我国陆运钾肥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坦。其中乌兹别克斯坦钾肥来源于我国中信建设公司帮助该国政府建设的钾肥项目,是我国新增的钾肥进口来源国。

  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预计,钾肥进口价格决定钾肥下半年价格没有回落的空间。在原料价格高位的情况下,复合肥企业始终没有大量采购,原料库存保持低位。企业采购是必然的,只是采购策略趋于谨慎。价格方面,受国际市场支撑,白俄罗斯钾肥公司(BPC)上调东南亚氯化钾价格25美元/吨,即标准氯化钾到岸价为535美元/吨,颗粒氯化钾到岸价为550美元/吨。国内市场则受青海发运困难,陆运钾肥换装缓慢等因素,导致市场货源紧张的传闻层出不穷。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钾肥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小幅波动的走势。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何浩明:

      磷化工行业发展呼唤稳定政策

  从当前化肥市场来看,保证国内的磷肥供应是企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磷化工的发展支持了我国国内市场的需求,不再依赖于进口,应该说这是我国磷化工取得的最大成绩,因为从价格来看,如果磷化工还依赖国外进口的话,我国的农业生产要比现在付出的成本更高。以当前我国磷酸二铵每年900万吨的销量,按照现在的国际价格来算,中国农民可能要为此多付出90亿元。因此,我国磷化工行业对我国农业贡献很大。

  再来看当前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欧盟债务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延伸,国内的通货膨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而现在国家对于磷化工的发展政策调控并不稳定,不断变化,而且越来越严厉,这对于企业来说无疑于是雪上加霜,加速企业的提前崩盘,不利于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所以我们呼唤稳定的政策。

  此外,在调整产品结构上,国家也应该多鼓励发展高端磷化工产品。因为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我们也要看到一些本来依靠进口化肥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发展化肥工业。一些国家本身有合成氨、硫磺、磷矿资源,有非常好的发展磷化工条件。譬如摩洛哥的磷化工就发展很好,因为该国磷资源储量很高,大约有850亿吨,居世界第一,是我国储量4-5倍,这是该国的极大优势。他们会集中所有力量去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预计摩洛哥的磷酸产能将会超过1000万吨。我们必须看到第三世界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磷化工,这势必会形成未来和我国产品激烈竞争的态势,而且由于这些国家在资源、地理等条件上比我国更加具有优势,所以当这些国家形成规模产能后,在我国传统出口的东亚、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上会对我国非常不利。我国的磷化工如不及时调整出口结构的话,现在化肥出口的情形可能只能维持2-3年的时间,所以留给企业发展的机会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因此,在近几年内,我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考虑到企业的生存状况来制定稳定的出口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