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11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国农业专家推出大区域农作物配方肥
每年可增产5%-8%,节约300亿元肥料投入

  本报讯 土壤和作物需要什么肥料,哪类肥料是最适合的,农民常常为此苦恼。今年冬播之际,我国农业专家推出了大区域作物配方肥,以此为农民排忧解难。 

  据悉,中国农业大学组织专家以大量田间试验为基础,依托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继今年9月推出了首批冬小麦全国4个区域的6个大配方及施肥建议后,10月又推出了油菜、苹果、果菜类蔬菜和大蒜专用配方肥。

  据介绍,此次推出的小麦专用肥配方将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划分为4个施肥区,分别是华北和关中灌溉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西北旱作区;每个区域研发了1至2个大配方,最后以6个大配方覆盖我国冬小麦主产区。

  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已经实施7年,但还没有一套系统指导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的大配方。按照总体规划,由中国农大牵头,组织全国专家,计划用3至5年,根据各省市自治区的土壤检测数据、耕作制度、灌溉条件、气候特点等因素,推出能满足全国作物区域生产的30个专用肥大配方,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果树等各类大宗经济作物。

  此外,中国农大联合业内企业联合进行的联网试验显示,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设计的配方肥,可以减少重复、混乱、无效的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据农业部去年的总体评价,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可增产5%至8%,据中国农大专家评估,科学的配方肥可减少肥料投入,如果在全国范围推广应用,一年可节约300亿元。

  与此同时,日前农业部组织实施的“全国肥料数据信息汇总研究平台”也在京正式启动,这项课题将在过去各地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获取大量野外调查、土壤分析、田间试验等数据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肥料信息综合研究,掌握、研究当前肥料生产供应和使用过程中的综合数据,为政府决策和科学施肥提供信息依据。据悉,上世纪80年代初曾由农业土肥专家实施全国土壤普查和大面积肥效试验,但当时尚没有推出过大配方肥。此次国内农业专家联手推出配方肥,是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次。这将推动农民用肥观念的变革,引导农肥企业树立服务意识,同时也将加速行业品牌整合进程。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