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利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孙希园
坚守利丰股份发展的根脉文化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利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丰股份)2010年底开始践行的“中国第一家明确提出致力于创造客户满意的农业类企业”的美好愿景初现成效。其打造和倡导的根脉文化正是目前农资市场企业营销深度差异化的根脉所在。近日,利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希园围绕企业自身发展,就提出的根脉文化和所付出的努力与实践,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立志——创造最优秀的农业企业

  “企业制胜的根本在于创造差异化,只有深度差异化才能成为真正打动顾客欲望、阻击竞争对手的战略利器。”孙希园表示,以前企业仅仅提倡忠诚度,随着农资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开始反思,如何让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尝试与创新,于是便研究、提出了一套详细而又周全的“163”客户满意行动营销计划。

  关于“163”客户满意行动的介绍,孙希园说:“1个宗旨、6项行动、3个目标是对其最好的诠释,它们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好比是一台机器上的各个部分的零件,互相分工,互相协助,只有让其规范、统一,才能达到同心、同力的最大效果。”他还说,“企业要健康成长,发展是硬道理,战略是关键。”发展高端产品,提高技术含量,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是利丰股份在未来市场道路中必须抓住的主线。为了致力于创造客户满意的最终宗旨,为中国创造最优秀的农业企业,必须有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适当的改革和调整,这就需要立“勇创、先创、独创”之“志”,让创新精神成为企业跨越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奋斗——创造农民满意

  “冬暖式大棚蔬菜之父”、利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乐义向全公司提出的“做农民放心的事,造农民满意的肥”的号召。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公司今年陆续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东北等地建立了涉及玉米、棉花、大棚蔬菜、果树、土豆等作物示范田,通过建立示范田、示范户、农民档案,开设农技知识科普课堂、落实回访等工作,得到了各地农民的欢迎和支持。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农民心目中能留下发自心底的夸赞,一直是利丰股份永不停滞的脚步。孙希园说:“为农民提供最放心的肥料产品、最优质的农化服务是公司创造农民满意工作的最好体现。”由中国农科院土肥研究所与利丰股份共同开发的百利丰盛缓释肥采用了国际先进的聚醛工艺,独创“能量锁”化学控释技术,不用包膜,一样控释,具有1控2防3少4高的特点,而百利丰盛复合肥则在采用了国际先进的高塔造粒和氨化造粒生产工艺基础上引进了美国技术,加入了获得美国总统奖的金属蛋白酶,产品含量除保有传统的N、P、K,还有效地补充了植物所需要的各种微量元素。

  “农化服务工作的完善水平将直接决定农资生产、流通企业的未来发展。”孙希园表示,建设示范基地、深入田间指导、开展测土配方、建设网络视频医院,让利丰股份的农化服务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

  据统计,公司目前累计在全国已建设示范基地50余个,示范田超过10000亩,仅为农民朋友提供的免费示范用肥累计达数百万元。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体会了公司产品的优越性。同时,还特聘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难题。此外,公司一方面通过开通免费咨询服务热线,定期、定时了解和倾听农民的心声,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另一方面通过组建的6个农化服务队常期奔波在销售一线,帮助农民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塑形——创造渠道满意

  “在利丰股份,创造渠道满意包括了为渠道提供最前沿的营销模式和最知名的肥料品牌。”孙希园说,“利用推动和拉动模式来建立一个相互完整的营销模式是我们凝聚经销商最大的法宝。通过帮助渠道客户巩固并发展区域市场,帮助渠道提升自身运营水平和盈利能力,致力于摸索和创新先进的营销模式,帮助渠道客户成为区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农资经营者。”

  据了解,买赠促销、农化分队、终端形象、农民大学的营销推动,省、县级广告、示范效应、技术服务的营销拉动二者在相互配合支撑和协调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合力,最终实现销量提升、利润倍增,帮助客户实现区域为王的地位。

  沈阳惠友农资总经理姜治国在与利丰股份多年合作的过程中曾这样评价:“与利丰合作很愉快,公司的创新、求变的步伐正好迎合了市场发展的需要、经销商群体的需要、老百姓的需要,作为合作伙伴我希望与公司同进同退、共同发展。”

  除了为渠道提供最前沿的营销模式,当然还需要建立最知名的肥料品牌。其中,由利丰股份与山东电视台联合举办的百利丰盛缓释肥农民电视大学更是成为加强企业、与经销商、农民之间沟通的最佳桥梁。

  孙希园说,在“大学”里,代理商成为“班主任”,经销商、农户则是“学生”,“老师”便聘请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学教授、农艺师来担当。他表示,“希望通过建立中国第一所农民电视大学更好地推广我们的产品,将农业科技知识传递给更多的农民,更好地推动当地农业发展。”

  办好农民大学对于农资企业来说,更是发自内心的回馈。正如公司董事长王乐义所说:“农民是衣食父母,企业干好了要反哺农业,农民电视大学要进一步通过农村优秀科技人才传播知识,引领社会发展,发展三农事业。”

  聚魂——创造员工满意

  “作为利丰股份的一名老员工,我正在亲眼见证着公司的快速成长,利丰的每一次创新和进步,都对我们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我以及所有的利丰人,正在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迎难而上的进取心,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撒播丰收的希望。”这是公司供应部李文强在自己日记本上留下的一段对公司的亲身感受。

  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员工的创造力就是企业的竞争力。孙希园认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一部分,让企业员工在公司的舞台上逐渐走向成熟、迈向成功,是企业非常重视的工作。利丰股份着眼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努力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着眼于人力资源的储存,制定了人才引进战略,着眼于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针对不同岗位、不同职能、不同层次的新老员工,都会计划安排旨在提升员工基础素质与技能的周期性培训,在为员工提供一个施展舞台的同时,也让每位员工都成为优秀的“舞者”。

  当一个企业从文化理念上给予员工“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时,管理就不再意味着是一种单纯的领导行为,而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参与性的集群行为;生产也不仅仅是一种他律的利益行为,而成为一种人的“根本”存在的能动自觉。这正如孙希园所说:“我们要提升企业管理的规范性,依靠制度管理、按照流程做事,其目的就是将利丰股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的农业类企业,致力于创造客户满意而奋斗!”

  根的文化

  木之长者,固其根本在先,生发于后,方能俊秀挺拔;

  江河之远者,始于清泉,汇于百川,方成汪洋之海。

  利丰是一棵树,农民是我的根,有了你们的信任支持,利丰才有了生存之本;

  利丰是一棵树,员工是我的根,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利丰才有了成长之本,

  利丰是一棵树,合作伙伴是我的根,因为我们的风雨同舟,

  利丰才有了壮大之本。

  农民朋友、企业员工、合作伙伴,是利丰的根本。

  根脉相连、根深叶茂,利丰的丝毫成长,都离不开根的营养。

  无论顺流逆流,无论风霜雨雪,利丰都愿意与大家戮力同心、风雨同舟!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