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圣洁而朴实无华的,在老挝,不论你走进哪个村的哪座庙,你总能感受到佛寺的宁静和自然,即便是金碧辉煌的庙宇,也是那么的平易近人。佛离凡尘并不是那么的遥远,平民百姓自然也能经常入庙膜拜。在菩提树叶的映衬下佛总是那么端庄,蛟龙缠绕而成的护栏和墙上画有佛教故事的壁画,给人无限厚重感,人们常来常往,甚或也能看到牛羊进入寺庙,顿觉在佛前,众生皆是平等的。平民常入寺,佛在平民间!
傍晚,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静谧地铺洒在佛像上,淡定安祥,熠熠生辉,仿佛那就是佛本身散发的光芒。沿着铺满占巴花的石阶,轻轻地走进寺庙,生怕惊扰这里的一草一木,总觉得寺庙里的每一棵花草树木都是那么的神圣和有灵性。耳边响起和尚朗朗的诵经声,心里顿然泛起一种莫名的仿佛来自遥远天国的感动,感动于老挝人信仰的虔诚,感动如天籁般的清净,在诵经声里自己的灵魂也油然得到了升华,远离尘世的喧嚣,独享精神的超脱。叩拜佛前,像那些虔诚膜拜的村民一样许下心中所愿,愿佛保佑世间所有善良的人们。
在寺庙里,经常会见到穿着橙黄色僧袍的小沙弥在“沙沙”地扫树叶,据说这是刚出家沙弥的必修课之一。如果正在接受教育的出家人,那么他还是要每天穿着袈裟去学校正常的上课,下课后才回到寺庙,寺庙也仿佛是他们临时的家,也是人生的重要课堂。老挝男子出家也许根本感受不到遁入佛门的清苦,这只是他们报答父母恩情和积德的一种方式,出家时间不受限制,短的几天,时间长的则几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定,还俗后一样可以结婚生子。偶尔也可见几个小沙弥在说笑,给安静的寺庙平添了几许生动。据当地人介绍老挝出家人一天只吃两顿饭,晚上不能进餐饮水。
在老挝有村子的地方就有寺庙,寺庙的金碧辉煌程度体现本村发展程度,生活水平好的村子寺庙大多建得很大且很气派,比较落后的村寺庙也就较小,而且寺庙内的部分建筑可能还处于在建状态,一般都是边筹集资金边施工。修建寺庙的费用好多都由村民集资而成,由于信奉佛教大多数人对此都慷慨解囊。很多中国人见老挝的寺庙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老挝人建寺庙的费用如果用来建学校就好了!老挝破烂学校和美丽的寺庙往往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如果建寺庙的钱都用来建学校的话,老挝可能就不像现在贫困落后了;而我更想说的是,如果那样的话老挝人就不会有现在这么高的幸福指数了,因为寺庙和佛哺育了老挝人幸福快乐的心扉。
或许只有当你走进寺庙去静静地感受后才会明白:原来这是灵魂的另一片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