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笔者随“碧护”2011年眉县猕猴桃技术应用暨观摩会的代表,走进有“猕猴桃之乡”美誉的陕西省眉县,早熟品种“红阳”猕猴桃采收已进入尾声。果园边的田埂上,随处可见果农正在将采摘下来的果子进行分级装箱,准备外运。
蓦然回首是“碧护”
眉县园艺工作站是该县果树产业的技术支撑单位,一直在寻觅好产品来解决猕猴桃产业中的问题,提升猕猴桃的品质。
2010年眉县开始引入“碧护”。“碧护”是德国研发的一种纯天然的高科技生物产品,由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引进国内已有10年了,该产品可激活植物的多重活性,使植物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具有增强作物抗病、抗旱、抗寒,调整营养平衡,增加植物免疫的功能,有促进生长、改善品质的功效。
园艺工作副站长薛云飞说,他接触的新产品不计其数,开始认识“碧护”时是半信半疑的。2010年开始在眉县部分猕猴桃示范基地应用“碧护”后,预防冻害和解除冻害有明显的效果,花蕾开放整齐,生产的猕猴桃果型美观,品质得到提升,植株的长势和保叶效果十分明显,深受当地果农认可和推崇。
2010年秋,中国农技推广协会在眉县召开了“猕猴桃应用技术暨现场观摩会”,倡导在猕猴桃上推广使用“碧护”,抛弃膨大剂,以提升猕猴桃的品质。今年,该县进一步扩大“碧护”的试验范围。
此次由眉县园艺工作站主办、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承办的“碧护”——2011年眉县猕猴桃技术应用暨现场观摩会再次在眉县召开。会上,眉县园艺工作站高级农艺师张相文介绍了“碧护”在当地猕猴桃上的试验情况和使用效果。
“碧护” 提高果品品质
走进眉县齐镇齐镇村二组科技示范户康志新的猕猴桃果园,果个均匀、金黄色的果子挂满了枝头。今年75岁的老康是当地有名的猕猴桃乡土专家,他家的4.4亩猕猴桃品种是“海沃德”,离采收还有20多天的时间,预计亩产2000公斤左右。
老康说,以前用膨大剂,产量虽然比现在高500公斤,但是树势弱,病害多。而用膨大剂的果子,每公斤价格也就4.8元。
老康从去年开始抛弃了膨大剂,而使用“碧护”,其好处是树势强壮,叶色浓绿、果子均匀整齐,还减少了化肥用量30%;植株强壮了,没有病虫害,从来没有用过农药。因此,早就以每公斤7.6元的价格被齐峰专业合作社给订购了。
老康表示,如果把这个果子和使用膨大剂的果切开比,果肉是绿色,使用膨大剂的果肉是浅黄色的,口感也会大不一样。
“实施名牌战略,离不开‘碧护’这样的好东西。”老康笑呵呵地算起账,以亩产2000公斤、每公斤7.6元计,4.4亩的毛收入是66880元。他在猕猴桃生长季共用3次“碧护”,每亩平均投入150元,与没有用“碧护“相比,由于价格上去了,每亩可多增收3000多元。 (梅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