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企海外并购遭遇政治屏蔽


  在国际资源兼并激烈的今天,中国作为人口大国,为了自己的合法利益、保障粮食安全,也在尝试各种获得资源的方式。近几年,铁矿砂进口价格的大幅度上升,给中国各产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虽然,从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价格博弈的结果,可以折射出我国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同时,更凸显中国对于资源掌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但是,由于基础产业和能源、原材料产业存在地域性差异,容易受到国家战略与政治亲疏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部署了海外并购战略,而“加盟”国际资源性产业是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方式之一。但是,西方国家害怕中国企业对于资源控制过强,他们认为,这是危害其国家安全之举,大多重重阻挠。因此,中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石油、矿业以及钾肥等战略资源的道路并不顺畅。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受阻早有先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曾经以“国家安全”为由,万般阻挠中国在西方国家的商业交易,特别是涉及 “战略资源”的并购项目。2005年6月,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85亿美元竞购美国能源集团优尼科,在华盛顿引起强烈反应和严重关注,并立刻遭遇一场政治阻碍。美国能源部长和财政部长都表示,中海油应当主动要求美国政府检查这起收购案是否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美中经济安全委员会则希望政府阻止这笔交易,优尼科的个别股东也跳出来反对中海油收购。最后,雪佛龙不仅以低于中海油的价值收购优尼科,并获得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批准。

  2009年2月12日,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签署了合作与执行协议,以总计195亿美元战略入股力拓集团,并陆续获得了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各国监管机构的批准。但是,澳洲矿业大腕力拓最终宣布取消与中国铝业原定195亿美元的结盟计划,反对的理由是与中铝交易“损害澳洲国家安全”,人为地将商业合作抹上了政治色彩。

  2010年8月,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向加拿大钾肥发出价值39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中国作为钾肥需求大国,被迫卷入资源并购的“旋涡”。然而,中方收购加钾遭遇了强大阻力,加拿大钾肥所在的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省长表示,“让一家由世界上最大钾肥进口国之一的中国所控制的公司,在全球最大钾肥出口商之一的加拿大钾肥公司持有大量股份,不符合该省的最佳利益”,“秒杀”了中国企业的竞购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要进一步加快“走出去”对外投资的步伐,国家会持支持、鼓励、扶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态度。同时他也提醒中国企业,资源类产品的海外投资十分复杂,企业需要关注经营风险。

  九三学社民主人士也表示,“考虑到某些行业的敏感性,走出去方式要直接、间接、隐蔽、迂回等手段并行。”在“主体多元化”的同时,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标要多元化,拓展战略性行业要在注重资源、技术的同时,加大其他领域和形式的开拓与合作。无疑,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多种尝试,化解资源困局应当考虑政治风险,并学会暗中角力而避免直面竞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