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碧护”给上朝葡萄插上腾飞的翅膀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上朝村,地处黄河流域的龙门下游10余里。全村有250户,1150人,耕地2000余亩,人均耕地不足2亩。该村沟深坡大,土地高低不平,交通信息不便。改革开放的前20年里,全村仅靠种植小麦、玉米作物为生,是万荣县的贫困村。

  从2000年开始,万荣县大胆地进行了种植业调整的尝试,号召各村发展美国高档红提葡萄。到2005年,上朝村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100余户。但是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技术,他们的鲜葡萄穗小、粒小、品质差,每斤1元钱的低价还卖不了。为更好地引导、扶持葡萄产业的发展,2007年,村委会建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千方百计抓宣传、促销售,并提供农资、技术以及销售服务。至2009年,该村成为了全县闻名的红提葡萄种植专业村,被县政府确定为“一村一业一品”典型示范村。

  2010年4月中旬,全村700余亩的红提葡萄树刚萌芽不久,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霜冻灾害降临了,全村80%以上的葡萄因花芽被冻死而绝收。霜冻发生当天,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聘请的葡萄专家顾问和运城业务员进村慰问灾民,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植户进行灾后补救管理技术措施。村民王满顺的2亩葡萄因4月上旬亩喷施一次碧护后,受冻害较轻,新梢生长正常,后经加强管理,亩产量达2000余斤,亩收入5000余元。碧护神奇的抗冻害效果让种植户在失望中又找回了希望。

  2011年3月初,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在北京召开了“碧护推广应用技术研讨会”。会上就“上朝村红提碧护美果项目”开发建设做了专题研究与商讨,并制订了“红提碧护美果开发生产的技术操作规程方案”和“黄河金三角地区10万亩红提碧护美果基地建设项目开发规划”,全力做好上朝核心示范点的碧护应用试验示范工作,为10万红提碧护美果项目开发工程提供技术依据和实践经验。

  此外,公司在上朝村确立了10个示范园,每半月进行一次田间技术指导培训活动,共12期受训达1200人次。公司印发“红提碧护美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000份,月份田间管理技术指导卡六期6000份,全面推动了上朝村红提碧护美果基地建设工作。这些措施使种植户全面掌握了碧护的使用时期、浓度和次数,精品红提的施肥、浇水、枝梢、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的田间规范数字化操作技术。目前,全村碧护应用面积达600余亩。

  据了解,在萌芽、开花、果实膨大期,凡喷施碧护3-4次(15-24克/亩/次)的葡萄园,单粒重增加2-3克,穗重增加250克,亩增收3000余元。碧护也因此被村民们称为“红提葡萄园的保护神”。如今,上朝村的红提葡萄产业进入了腾飞的快车道。据统计,今年全村人均红提葡萄产业收入达4000多元,仅葡萄一项总收入达480万元。

  从8月25日葡萄成熟以来,上朝村平均每天葡萄销量6万斤,最多一天达10万斤,新老客户蜂拥而来。湖北客商王先生说,“我来上朝村做葡萄生意4年了,今年葡萄质量最好,单粒重达到了12克,如明年能达到15克,每斤4元我全包了。”江苏南京客商崔先生风趣地说,“我来运城做水果生意10多年,没有买到12克的红质红提葡萄。今年接到卜永忠社长的电话后,总以为他在吹牛,来了大吃一惊,碧护美果太神奇了,我的上海超市供货业务有了保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