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植高浓度生态肥:
打造健康生态链的实践者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通讯员 周 亮

  洪湖市曹市镇葵花村万植生态肥棉花示范田。
  参观者赞叹万植高产健康肥的肥效。
  荆门市掇刀区万植高浓度生态肥示范田观摩会现场。
  荆门市多掇刀区万植高浓度生态肥水稻示范田。

  秋收开始了,这也是盘点一年收成的时候。2011年8月29日,在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团林铺镇将级村5组,从上午8点钟开始一直有很多人在棉花地、水稻田走走看看。虽然已经是初秋时节,但是天气依旧炎热,但这一群人顶着烈日,时而拨动查看作物,时而大声讨论。原来这是十几位种粮大户在讨论水稻的长势。其中一位来自钟祥市旧口镇的种粮大户邢自立拿起一株稻穗感慨地说:“这个水稻产量高、病虫害少、颗粒饱满、稻穗长、穗口大、发育力强、抗倒伏能力强。”邢大爷种了几十年的地,但是自家的水稻没有眼前的好。这块水稻田种植管理方式跟别的田块没有什么区别,只是用的肥料不一样,这里施用的是重庆万植高浓度有机生态肥。

  水稻长得好,棉花长得怎么样呢?在英山村3组姚先高的棉花田中,这片棉田不属于棉花高产区却种出了比高产区更好的棉花。来自沙洋县李市镇经销商葛旭明和大家一起到棉花田查看着棉花的长势,边查看还边发出感叹:“这个棉花桃多且大,秋桃盖顶,节间位都是4指,棉花茎秆还大半部分是绿色的,叶片颜色嫩绿,这个肥料后劲真足啊。”

  万植生态肥在水稻和棉花上的表现为什么这样显著呢?荆门市百福农农资有限公司陈黎明总经理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他说:“荆门地区长期使用单质肥料和普通三元肥料造成土壤酸化,土壤培肥能力差,土壤板结严重。而重庆万植生态肥将有机、无机、生物菌和粗纤维四位一体,而且还含有腐植酸、氨基酸、黄腐酸,充分满足了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多种需求,做到了用地和养地相结合。销售该肥两年时间以来,用户普遍反映用万植30%的有机生态肥效果比普通45%以上的复合肥高产6%-10%左右,重庆万植以优质的质量和专业务实的农化服务将快速地占领市场,我做起来也非常的顺畅,很看好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

  其实,这样的实例还有很多,2011年9月8日由重庆万植巨丰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和洪湖市恒丰农资联合举办的“万植高浓度生态肥现场观摩会”成功召开,参会人数达到了200余人,各个经销商和种植大户都亲自到田间地头,认真仔细查看由万植生态有机肥种植的水稻和棉花。“这个谷长得真好,颗粒饱满、叶青籽黄、穗长、穗多,今年最常见的稻曲病都没有,这块田(1000平方米产量)绝对超过两千斤了。”“棉花没有一片黄叶。”“桃子个大且果实多,每株都近20盘。”在洪湖市曹市镇葵花村参观万植生态肥肥效观摩会现场,人们纷纷感叹。

  “高产的功劳应该归重庆万植生态肥。”葵花村的村支部吴书记说道。吴书记是这块棉花田的主人。他早就想找一个像万植生态肥这样既能改良土壤、预防病虫害,又能达到高产的肥料,今年村里经销商向他推介时,吴书记带头在棉花和水稻田用了1吨万植生态肥。通过今年全村20多吨的肥料试验,万植生态肥确实不错,吴书记说:“我们葵花村还要继续推广使用万植生态肥,力争全村的土地都用上万植生态肥。”

  万植公司不但有好的产品,更有好的服务,万植公司农化中心售后服务队,不光是召开现场观摩会,更多的是召开“送科技下乡技术服务讲座”。“把服务做到田里去”,这是万植公司领导对每位工作在前线的农化人员的要求,因为只有教会了农民朋友科学种田的技术,才是他们获得高产的重要法宝。

  正是由于良好的质量和差异化的农化服务,万植产品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家喻户晓。也正因为如此,更多的经销商和农民都在大力使用和推广万植产品。 “让土壤健康、作物健康、粮食健康、最终实现人体安全健康”是万植公司的企业理念,这一理念也推动着行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专家观察:

  荆门市高级农艺师张祖金认为:施用了万植生态肥料的作物表现不俗,不论是水稻还是棉花长势都非常不错,塔型棉花底部坐桃多、中部结桃多,有秋桃盖顶的趋势。水稻主要表现为穗子大、剑叶直立、光合作用强、结实率强、病害少,是值得推广的好产品。

  万植生态肥产品特性:

  重庆万植生态肥是有机加无机加生物菌加粗纤维四位一体的高科技肥料,肥效期持久(120天-150天),活性菌能有效疏松土壤,帮助土壤进行排毒,所以能有效预防棉花水稻的病虫害发生,在大田作物上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