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9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税传闻导致市场波动 一铵价格稳中下滑

《中国农资》记者 周文俊

  经过7月末的价格快速上涨后,本周,国内多家磷铵企业纷纷下调一铵出厂价,幅度为50元/吨左右。目前,一铵主流报价在2950-3000元/吨,而部分厂家实际成交在2900-2950元/吨。市场反差为何如此大呢?对此,贵州开磷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洪表示主要受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华北、西北等地区经销商备货基本结束而东北市场尚未开始,市场需求减少;二是二元肥出口关税调整、出口大门即将被关闭的传言。

  关税传闻导致价格下滑

  刘洪告诉记者,前期一铵价格快速上涨,主要是受国内二元复合肥新单增多的刺激。据相关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复合肥工厂二元复合肥出口量在30万吨左右,今年1-6月份二元肥出口量72.3万吨左右,与去年全年二元肥出口总量74.8万吨基本持平,而仅7月份国内二元肥出口量就达到52.55万吨。而此前国内一铵由于市场成交不旺,价格始终不温不火,无论是一铵工厂还是下游复合肥工厂及相关贸易商皆无大量库存。二元肥出口的井喷式暴涨以及国内一铵的低库存,导致价格扶摇直上,直逼64%二铵价格。

  对此,成都市新都神农丰肥业副总经理庄永红指出,今年二元肥出口量的畸形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家对能源的调控力度加大,尿素、二铵出口盈利难度增加。而二元肥养分中包含了氮、磷两种元素,以此来出口不仅可以享受7%的低关税,还无需交纳高额保证金,“实际上二元肥成为了尿素、二铵出口的替代品,但这样的出口方式显然是与国家保护能源的政策相悖,当国家察觉到这一情况后,势必要有所调整,因此二元肥关税调整传言并非空穴来风,尽管相关政策尚未出台,但我认为只是时间问题。”庄永红说。

  庄永红进一步向记者分析说,就企业而言,本身也很清楚这样的出口方式并不能长久。因此,只要国家有所反应,企业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市场对一铵需求并不大,大型复合肥厂家秋季采购已基本到位,而一些随用随采的小厂家尽管有所需求,但对于高价位原料普遍持谨慎态度,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降价反而更有利于销售,消化库存,毕竟大钱已经通过出口挣到了。

  原料支撑

  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

  对于后市,庄永红表示,主要看出口关税政策的出台情况,包括出台和限制的时间、税率等等。但他同时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一铵厂家普遍接单到9月中旬或月底,甚至更长的时间,也就是说,今年二元肥出口量已很难控制,但国家应通过各种措施来堵住这个变相出口的漏洞,这也是保证国内农业生产的需要。因为随着秋播临近,加上10月份东北市场逐渐启动,市场对复合肥的需求量也将增加,尤其是高磷复合肥,如果生产企业被高价原料困扰,不仅影响生产,最终成本也将转嫁到农民身上,对农业生产反而不利。

  刘洪则认为,尽管一铵价格下滑已成事实,且下游成交低迷,新单成交也有限,但随着近日磷矿石价格陆续上调50元/吨,一铵生产成本增加。在原料的支撑下,后期大幅下滑可能性不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