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北京农资推动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

《中国农资》记者 孙文涛

  (《中国农资》记者 孙文涛)8月28日上午,北京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在第六届中国农资总裁圆桌论坛期间举行了北京现代农资服务品牌推介活动。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贵忠、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任宗刚、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党委书记高守良、中国农资传媒总编辑曾峰等为获得“北京市农资公司物流元体验会员证书”的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农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授牌。

  北京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守海在《北京市现代农资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报告》中指出,北京现代农资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一是打造连锁平台;二是建设农资交易服务中心;三是整合服务网络;四是制定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未来,北京市农资交易服务中心对所有入驻的厂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通过完善的农资网络,真正做到使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北京市农委副主任张贵忠提出建设现代农资服务体系的三个“新”,即新产品、新空间和新体系。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刘祝平表示,通过土地流转和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北京市已形成小农场、绿色有机种植、观光农业园等多种集约化生产方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新型农资物流体系的建立。北京市供销社系统将加大现有网络资源的整合力度,从而大幅度提高农资供应能力,为促进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农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三个“新”

  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张贵忠

  本届论坛的举行正值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市政府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阶段。北京新型农资服务体系建设力求全方位打造首都农资高端、安全、放心品牌,建立政府可控、农民可信、企业可为、立足北京、面向全国的农资流通体系。它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政府扶持为依托,瞄准都市型现代农业,通过建设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为供应总部、各区域分销中心为支撑、连锁分销店以及基层网点为主体的三级连锁网络。

  随着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在实践中感觉到当前的农资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三个新。

  第一个“新”,新产品:随着大力发展安全放心农产品,特别是北京提出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安全放心品牌的要求,急需互换绿色、优质、安全的农民生产资料,呼唤新产品。

  第二个“新”,新空间: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功能的拓展,特别是由生产功能向生活功能的拓展,需要融资改变由单一的农药模式向更广阔的空间拓展,需要新空间。

  第三个“新”,新体系:随着现在都市型农业的发展,需要农资服务、农资流通的新体系。

  农资行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衷心希望在全国农资人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下,首都新型农资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创新全国农资经营机制和提高为农服务水平提供有价值的经验。

  供销社系统成现代物流中的主力军

  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 刘祝平

  农资流通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经历了重新洗牌的过程,逐步探索出了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供销社系统长久以来作为农资供应的主渠道,同样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调整运营模式、整合资源,通过走连锁经营之路来建设北京的农资流通网络。

  作为供应方,北京市供销社系统的农资企业这几年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提升了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目前已形成了以北京农资公司为龙头,以10个区县农资公司为依托,近1000个网点的基准。同时,作为需求方的经销网点,它们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实现了土地相对集中。另外,小农场、绿色有机种植、观光农业、集约化农业方式的出现也呼唤着新型农资体系的建立。

  因此,创造新型现代物流农资体系、确保农资商品质量安全、确保农资市场价格稳定以及确保为农服务价值得到有效体现,是北京市供销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北京市供销系统着力打造首都农资品牌,着力于现代流通方式和现代手段相结合,通过建设北京农资交易服务中心,将传统的农资流通模式与现代的电子网络、商业模式形成一个完美的融合,瞄准高端农资市场。在为国际、国内品牌搭建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北京市供销系统将把农资的仓储物流、行业信息发布、培训互动交流、农民的服务、商品检测检验融于一身,充分发挥首都各地科技、人才、交通等区位优势,为都市农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力求实现现有网络资源的整合,大幅度提高农资供应能力,并建立起强有力的网络。

  供销社系统

  成为北京市现代农资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

  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全面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市农委、市农业局、市供销社于2010年4月成立了北京现代农资服务体系工作小组,并由市农业局与市供销社共同制定了《关于建设北京市现代农资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案》,明确了供销社系统为北京市现代农资服务体系的建设主体。

  《关于建设北京市现代农资服务体系的工作方案》瞄准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以“北京现代农资交易服务中心”(下称“中心”)为供应总部、各区域分销中心为支撑、连锁中心店及基层连锁网点为终端销售主体的紧密型三级连锁网络。作为“首都农资”三级连锁网络的市级供应总部,“中心”对上融合全国乃至世界名优农资企业资源,向下辐射北京市10个区县配送分销中心及基层网点,全方位打造一个高端、安全、放心的北京市现代农资供应服务体系。

  北京农资服务体系的主要任务:一是农资服务中心的工作,二是示范区县配送中心的建设工作,三是示范区县终端网点建设工作。“中心”被列为首都农资服务体系的首要建设工程,于2010年10月30日率先启动。此项工程依托市供销社农顺仓库150亩土地、2.5万平方米库房、近万平方米露天货场和铁路专用线等成熟便捷的仓储、运输条件,建设高三层、总体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的综合交易服务大楼。本着为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目的,着重突出了交易与服务功能,通过十大服务平台打造符合北京地域特色的高端农资市场,推动北京农资转型。这十大服务平台分别是:近百个展位直接展销农资商品;中远期农资产品电子交易撮合平台采取农资产品现货交易与电子订货系统相结合;引入工商、税务、农村金融、投诉维权等综合服务;利用首都科研院所优势为企业提供推广展示平台;商品质量速测与化验室检测相结合,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联合农技推广部门,设置专家咨询及网络视频远程诊断区,为经销商排忧解难;广泛收集各类涉农信息,为农资经营管理导航;利用仓储、运输设施和信息通讯手段,实现商品有序集散;开展农资营销员职业技能考级培训;举办交流活动,加强业内外沟通与互动。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