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盛开在边疆大地上的农资之花(下)


  奎 屯

  大型仓储物流中心:连通大西北 辐射中亚欧

  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供销社和新疆农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北疆农资棉花仓储物流中心项目在新疆奎屯市开工奠基。该项目占地面积1954.54亩(折合1303033.18平方米),总投资概算35130.8万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主要建设仓储物流区铁路专用线及配套设施,部分仓储库房、露天堆场、消防设施等,计划于2011年12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主要建设保税物流中心综合办公楼、部分仓储库房、冷库、露天堆场、道路、地坪、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工程,计划于2013年6月前建设完成。项目运营后,预计年货物吞吐量可达300万吨。

  该公司董事长余战海表示:该物流中心建成以后,加上公司原有的奎屯公共性保税仓库、奎屯海关监管仓库、中-乌电子商务平台等,一个适应国际物流业发展、连通大西北、辐射中亚欧的大型仓储物流基地将被打造成型,可为国内广大企业和外商提供优质、便捷的一站式报关报检服务,从而有力地促进新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

  奎屯公共型保税仓库主要办理面向中亚及欧洲各国的商品进口业务,中亚国家的火车可在哈萨克斯坦口岸站多斯特克更换车轮后经阿拉山口到达奎屯直接进入保税库。通过这种换轮运输方式,既节约了货物换装成本,又提高了口岸换装效率。2010年,公司全年进口乌兹别克斯坦棉花6万吨,实现外贸交易额1.7亿美元,跻身自治区进口企业前5位。

  海关出口监管仓库主要承接面向中亚及欧洲各国的商品出口业务。该仓库可在奎屯享受一站式报关、报检服务,对北疆地区企业的烧碱、番茄酱、淀粉、PVC树脂等货物利用保税库卸货后的哈方车皮在监管库报关报检后,直接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口至中亚各国。通过这种方式既节约了货物运输费用,又缩短了交货时间。

  奎屯公共型保税仓库和海关出口监管仓库的建成和运行,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使整个流程和手续变得简单而快捷。不仅打通了国内商品和中亚市场双边贸易的铁路运输通道,对全面实现国内市场与中亚市场的合作交流,推动和提升奎屯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玛纳斯

  “农佳乐”连锁店的金字招牌

  在位于新疆昌吉州玛纳斯县的一家“农佳乐”直营店,记者刚一进门,“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策略、统一服务规范、统一核算”的“六统一”规范用汉语和维语做成的标识牌非常醒目。玛纳斯分公司经理王军告诉记者,这样的直营店在玛纳斯县有很多,因为玛纳斯县种植面积比较大、用肥需求量高,所以新疆农资集团就将直营店开到农田旁边,这样就方便农民买肥。

  “如今的农资销售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土地流转以后,种植大户用肥更科学也更合理,而我们的销售方式也随之改变了。”王军感慨地说。如今在直营店里,很少能看见前来选肥的农民,取而代之的则是通过电话订货,新疆农资集团就会直接送货上田头。或者农民直接开车到仓库拿货,而新疆农资集团的业务员会上门收取货款。

  “信任是在长期的合作中慢慢建立起来的,农民信任我们,我们就要实打实地为农服务。”王军说。优质的货源、实在的价格、贴心的服务,已经成为了“农佳乐”农资连锁店的金字招牌。不到新疆,不知祖国之大,在新疆,一个县的耕地面积都有可能超过国内耕地面积比较少的一个省的耕地面积。如此庞大的市场需要一个可靠、可信、可托付的品牌。新疆农资集团“农佳乐”农资连锁店应运而生。在采访时记者碰到了一个来买种子的当地农民,他笑着告诉记者:我从“农佳乐”买肥已经有不少的年头了,我在“农佳乐”买肥不怕出问题,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很多店面,肥料出问题了他们跑也跑不了。

  阿克苏

  企业文化的无穷凝聚力

  记者到阿克苏的那天,正好是端午节,晚饭时,参加了阿克苏配送中心员工的聚餐。热心、热闹、快乐深深地刻在了记者的脑子里。这里的第一批员工是从库尔勒调过来的,十几年来,他们身在异乡,远离家人和朋友,并没有消极和消沉,而是用轻松愉快的方式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阿克苏配送中心下辖阿克苏地区西部地区(除了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库车、新和、沙雅),是新疆农资集团的第二个配送中心,第一个拥有铁路专用线的配送中心。建站第一年销量3万多吨,第二年5万多吨,第三年6万多吨,第四年8万多吨,2010年超过11万吨,预计今年达到13万吨,市场份额占自留地(兵团耕地除外)市场的45%左右。配送中心拥有28个加盟店,2个直营店。阿克苏地区西部地区共有67家复合(混)肥生产企业,阿克苏配送中心是其最大的原料供应商。

  现在阿克苏配送中心周边市场竞争激烈,也有不法厂商利用低含量产品冒充高含量产品欺骗农民,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配送中心终端销售量,终端销售量和销售总量都在上升。竞争者在增多,而配送中心业绩一直在增长,是什么原因支撑了配送中心的发展?

  新疆农资集团延伸下来的企业文化是主要原因。为农民服务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增强和提升了配送中心的凝聚力。一位员工说:“现在国内好多厂家都在阿克苏设立了销售处或发展了代理商,竞争日渐激烈,但是我们相信集团采购的产品是最好的产品,所以我们多卖一批货,就是为农民的丰收多做了一份贡献。”

  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是无穷的。身边的许多同行做化肥发财致富了,还有一批奸商利用旁门左道赚了大笔黑心钱。物质的诱惑并没有影响阿克苏配送中心员工为农服务的热情,来这里的大多员工也都是远离家人,而假期又是那么的短暂,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扛起新疆农资集团为农服务的大旗,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快乐地工作着。

  配送中心不只是渠道、网络的延伸,还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和传承。

  沙雅县海楼乡

  农民信赖“农佳乐”

  海楼乡加盟店老板是一位维族的大伯,名字叫麦合亩提·阿依,今年62岁。这个化肥店已经开了9年,算是比较早的农佳乐加盟店。海楼乡共有三个化肥零售店,海楼乡农佳乐加盟店是最大的一个化肥零售店,一年的零售量可以超过500吨。

  提起新疆农资集团配送过来的磷酸二铵,麦合亩提·阿依就伸出了大拇指。当地的维族农民习惯用尿素和磷酸二铵,前些年主要是进口磷酸二铵,现在都是国产磷酸二铵,给维族农民提起磷酸二铵,农民就会说农佳乐的云南产二铵。麦合亩提·阿依说:“我们承诺,农佳乐有假货的话,假一赔十,这里的维族农民兄弟对农佳乐都有一种信赖感,连我个人也因为农佳乐提升了知名度和口碑。”他不但销售新疆农资集团的化肥,还有农药等其他农资产品。

  经过9年的积累,这个维族大伯已经对农化知识非常了解,他不但为农民印刷了非常多的农化宣传单,还在上边印上了自己的电话,农民有问题就会给他打电话,他也经常下乡为农民现场讲解农化知识。

  麦合亩提·阿依现在也对化肥行情有了全新的认识,知道什么时候从新疆农资集团进货能够赚到更多的利润,他的产品价格也随着市场行情浮动。今年,他花了25万元买了一套大院子,专门为了扩大规模,预计未来几年他的销量在农佳乐品牌拉动下,仍然会有上升。

  库 车

  南疆的一块“试验田”

  库车是北疆通往南疆的要地,因此也成了新疆农资集团的一块试验田。新疆农资集团的第一个配送中心建设在库车,第一个终端店也出现在库车。同时,库车还是广袤的南疆地区各配送中心人才输出地。

  吐鲁番的大河沿镇火车站曾是新疆农资集团重要的物资中转站,也是老一代新疆农资人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随着铁路沿线的向南延伸,一批老员工搬到了库尔勒,库尔勒成为了新疆农资集团的重要二级站。随着铁路修到库车,新疆农资集团的发展战略也开始调整,要把渠道下沉到地级市,库车成立了第一个配送中心,第一代农资人的子女成为了库车配送中心的中坚力量。

  随着库车配送中心的建立,新疆农资的渠道下沉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时,他们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艰辛。1998年,库车修通了铁路,8月20日,库车配送中心成立,新疆农资集团员工也开始了大的流动。为了调动人力资源,集团下发红头文件,从库尔勒调了一批年轻人去了库车,承诺三年轮岗时再调回库尔勒。11月份年报显示,短短几个月的经营就为集团节省了200多万元的运输费用。接着,阿克苏配送中心、巴楚配送中心、泽普配送中心、喀什配送中心相继成立,他们中的一大批人又被调到了这几个新的配送中心。13年过去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过着与家人两地分居的日子,而那个红头文件中提到的轮岗并没有实现。孙虎当时还是一个年轻小伙子,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他也成为了库车配送中心经理陈启盛的左膀右臂。

  随着各地配送中心的建立,新疆农资集团的渠道下沉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今天的新疆农佳乐遍布全疆,起点也是在库车。2002年,库车配送中心在齐满镇建设了第一个终端化肥零售店,并得到了当时新疆农资集团高层的认可,当年就建设了6个重点销售门店,2003年开始大面积铺开。目前,库车配送中心下辖138个加盟店、8个直营店,销售总量占到所辖区域的60%以上。

  库车配送中心是新疆农资集团的一块试验田,它将是新疆农资集团发展史上无法跳过的一个标记。

  沙雅县英买力镇

      为了维族兄弟的丰收

  沙雅县英买力镇直营店店长赵同军是新疆农资集团的一位老员工,调到沙雅分公司已经6年,妻子和孩子都生活在乌鲁木齐。两年前,刚被调到直营店的时候,因为语言不通,周边的汉族人又非常少,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活动空间只有十几平米的店面,他感到了孤独。

  谈到刚来英买力镇的时候,他的话匣子就打开了。每天的早晨10点,他就从沙雅县城出发,坐中巴车来到英买力镇,下午8点坐大巴车回县城,每天的路费就得10元钱。开始的时候,维族兄弟买什么肥料他听不懂,这个农民就回家把去年用过的肥料袋子拿过来,他才明白了。后来,和经常买肥料的维族兄弟熟识了,还学会了简单的维语。慢慢地,朋友就多了起来,连马路对面工商所的朋友也都非常熟悉。

  目前,英买力镇肥料零售店有十几家,他在的街上就有好几家,靠着赵同军个人的努力,库车配送中心及沙雅县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以及前几任店长积累下的农佳乐品牌影响力,这一个零售店就可以卖300吨化肥。

  这两年,维族兄弟的种植结构和化肥消费结构也发生着改变。“之前,农民种植小麦和棉花的较多,现在扩大了核桃、大枣的种植面积,维族兄弟们的收入也在节节攀升。”在瓜果飘香的季节,他走在乡间的大道上,总有一种幸福感。

  直到现在,他依然每天坐着中巴车往返于县城和英买力镇之间,全年只有2个月的假期。南疆区内的直营店,也都像赵同军一样,独自在偏远的角落,为维族兄弟的丰收默默地奉献。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