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8月2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玉米缺铜的诱因及防治


  玉米缺铜不太常见,但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或碱性较强的土壤中,有时也会发生。玉米缺铜时,顶部和心叶变黄,生长受阻;严重缺乏时,植株矮小丛生,叶脉间失绿一直发展到基部,叶尖严重失绿或坏死,果穗很小。

  发生原因

  首先是土壤原因。作物铜营养缺乏症最易发生在有机质含量特别高的泥炭土及高pH值的土壤上,这些土壤中铜的有效性往往偏低。其次是施肥不当,施用氮肥过多,常导致生育后期植株叶色浓绿,群体过于繁茂而有倒伏倾向,易发生缺铜不实。再其次是品种差异。

  矫正技术

  第一,增施有机肥料。对于贫瘠的酸性土壤上发生的铜营养缺乏症,应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供铜能力。第二,控制氮肥用量。在供铜能力较弱的土壤上,要严格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因氮肥过量而促发或加重缺铜症。第三,施用铜肥。硫酸铜基施时,每亩用量一般为0.4公斤,多者不宜超过3.0公斤,采用撒施或条施。另外,可将硫酸铜配制成0.02%-0.2%溶液,均匀喷洒于叶片表面。

  (何永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