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金星联合华南农大成立研发中心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8月15日上午,“华南农业大学-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友好型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牌仪式在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举行。

  研发中心以华南农业大学的知名农业专家为核心,同时聘请全国知名的化肥专家和技术推广专家,组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专家队伍,并取得了初步成绩。在研发中心的筹备阶段,在专家的指导下,金星公司以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的高效生物有机肥料和生物菌剂系列产品的产业化项目进展顺利。其中,以木薯渣、塘泥生产出生态有机肥,并研发了腐植酸复混肥、多种叶面肥及水溶性肥料等。在微生物肥料研发方面,建成了年产5000吨的生物发酵罐,具备了生产生物腐熟剂以及生物功能菌的能力。

  金星化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陶世秋在揭牌仪式上介绍,“华南农业大学-云南金星化工有限公司环境友好型肥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组建是金星公司进行战略改革的重大决策,也是公司在原有发展基础上进一步开拓进取的新起点。随着金星化工规模的不断壮大,科研技术和人才的紧缺制约了公司进一步发展,同时,磷矿资源日益枯竭,磷肥市场竞争的白热化,都要求公司必须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公司将以研发中心的建立为契机,结合当地丰富的腐植酸、木薯渣、塘泥、烟草废弃物等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增效、增产、降污、节能的环境友好型肥料,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在发言中提到,研发中心的建立,是从单一的合作项目到建立长效的合作创新平台,是双方在人才、科技深入合作。华南农大是具有102年历史的综合大学,以农业科学和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以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为己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坚持产学研结合,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开创和丰富了产学研的模式,走出了一条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全方位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为进一步推进“科技绿舟”项目,2008年,学校提出了以产业链为纽带,整合校内人才技术成果资源,创新地提出了“四个一工程”,即由一个教授带一个团队、联一个企业、兴一个产业、富一方农民。研发中心的成立既是双方阶段性合作的成果,也是双方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人才全方面合作的新平台,希望研发中心能够把握方向立足前沿,以农业实际生产要求为基准,研发制造品种丰富、高效优质,价格合理的肥料,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揭牌仪式上,经销金星公司过磷酸钙38年的河南商丘代理商孟素莲说,“我们和金星化工共同走过了38年,金星在我们河南已经有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农民都叫金星的过磷酸钙为‘云南白’,农户对‘云南白’具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得知金星公司和华南农业大学强强联手,建立环境友好型肥料研发中心,我们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希望他们能够开发出更多的新型肥料,我们经销商会全力推广。”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