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探询荒漠农业(下)


  图①:学员参观耐特菲姆工厂。

  图②:以色列有些地方也采用喷灌方式,图为喷灌设施。

  图③:番茄地中的膜下滴灌。

  图④:8月份是以色列旱季,从干涸的土地和旁边的枯草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干旱。但是从茂盛的作物中,我们感受到滴灌的巨大威力。

  图⑤:理念差异让施肥专家对学员们的很多问题挠头,学员问起的“以色列肥料核心机密是什么”的问题难倒了这位专家。

  理念 3 简单施肥

  为了减少对土地的伤害,以色列科研人员推崇“简单施肥”的理念,他们农业用地持续减少、收益增加的秘密,就是依靠尖端、精准的农业推广技术。以色列的农作物不打农药、不使用复杂的肥料配方,甚至不添加微量元素,用施肥专家朗恩先生的话说:“只需要将空气、肥料和水的关系调配合理、研究透彻,就可以做到高效和高收益。”

  在以色列,每个农民都配备一个试验室,专家每周来试验室一次,解决农民种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供解决新方案。为了做到精准种植,他们每年在沙地取土,做小型田间实验,模拟干旱条件下的土壤、水分,测试结果决定小麦种植时的施肥水平。例如,以色列的小麦都是在10月份的雨后播种,但是在8月份雨季到来之前,首先要做土壤取样分析,每一片土地的取样用不同颜色的盒子分装,拿回试验室,然后将室温调整到与10月份相似的气温,做模拟试验。分析后,缺少什么下一季就补充什么。快到收获季节,他们利用远红外航空拍摄,判断营养水平。收获后,专家和农民一起,讨论上一季的收益并制订下一季的种植方案。

  以色列农业专家研究问题的针对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所有项目和科研课题,都必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施肥专家朗恩先生说,为了使当季的肥料利用率保持在80%,他们对天气、土壤介质、灌溉方法和机械设备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非常关注,不仅要研究透彻,还要不断改进。他分析说,肥料的正离子都在根上部,负离子则附着在根系下部,为了让正离子保持活性,就必须不断给植物根部滴水,以保持根系不断补充空气和养分,以改良酸性。中国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植物根部长期浸泡,水不仅将根中的空气挤压出去,还不利于肥料保持活性。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他专门发明的石子滴灌方式被应用于棉花地中,就是将滴灌管埋在两行棉花之间约半米深、20-30公分宽的石子带下面,以增加水的含氧量,保持根部呼吸畅通。而作物在开花和结果的不同时期,肥料的浓度和配比也要不断调整。

  在滴灌中,肥料必须要完全溶解于水,以免阻塞管道。同时,肥料浓度过高也会对作物造成伤害。混合时的溶解度也非常重要,肥料在溶解时有快有慢,这取决于水的温度和使用哪种水,要调节水的pH值,应该准确知道盐浓度、电导率、水质以及所含离子的种类,比如是氯离子还是钠离子,重要的是控制浓度。朗恩解释道:“这些因素都必须考虑全面。哪种肥料好,取决于用在哪里、何时用。养分如何变化,要根据作物,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肥,这才是最关键的。”

  心 得

  以色列人的“简单”并不意味着低技术水平和缺乏科技含量,他们所说的简单,恰恰指的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理念 4 以人才立足

  以色列的土地实行私有化,西南部5%的人口占据60%的土地。农民生活比城市人要富裕。近几年,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和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以色列在农业方面的人力投入也在逐渐减少。学员们非常想知道:“以色列农民有没有农业补贴?”棉花种植主约西里一脸疑惑地回答:“给农民补贴是不可能的!国家希望从农民那里得到更多的税收。”

  以色列建国初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业人力占到7%。目前农场主约有12000人,常年劳动力约5万人,只占全国人口的2.5%。橄榄农场园主、农业专家卡希尔的一席话点醒了我们:“以色列99%农民都受过农业专科教育,做滴灌农业没有专业技术肯定做不好。”卡希尔种植一块600亩的棉花地,只需要两个工人打理,和国内的差距可见一斑。

  目前,以色列农民已经是第三代,不仅99%拿到了文凭,而且都是高学历,具有专业知识。农民的孩子在大学时做的一些科研项目,课题都是从需求出发,解决实际问题。返回农场从事农业种植时,他们比父母更有经验,因为他们不仅了解需求,还更有文化和专业思维,可以推动和改进农业技术。国际农业合作发展中心的“基布茨”工作人员认真地告诉我们:“以人力资源立足,农业才会高效发展。”

  心 得

  以色列的农业具有不可复制性,由于人力资源、气候、国家政策、农民知识水平不同。我们能汲取的,仅仅是适合中国环境的那一部分。

  理念 5 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以色列,我们深刻地体会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无论是从棉花农场主卡希尔还是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接待人员那里,我们都听到同一句话:“我们与自然合作,而不是抗争。”参观ICL集团、死海化工厂以及以色列耐特菲姆等企业,让我们体会到“合作”的内涵。为了不伤害赖以生存的资源,他们做了更多有益的尝试,在资源获取上,更加注重可循环利用。

  ICL研究的肥料,必须有效利用水、肥,让作物均匀吸收,获得最大收获和最高品质的作物,其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肥料效果做到可控,而不是拿土地去“冒险”。ICL农作物发展部主管Gershon  Kalyan坦言:“用传统灌溉根系长的很大,滴灌和微灌可以让根在很小的范围内发育。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我们可以控制一切因素,保证作物的最佳状态,提高效益,达到控制作用。”

  在参观死海化工厂氯化钾生产过程中,学员了解了他们靠蒸发、沉淀卤水,通过沉降逐渐降低水的含量、浓缩海水,生产钾肥。但是,我们还注意到一个关键环节——他们花费很高的成本,将生产后剩余的海水送回死海,以保证死海资源的绵延不绝。当以色列耐特菲姆的滴灌设备生产基地的接待人员告诉我们,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自然合作,而不是抗争”,让我们彻悟了以色列战胜自然的核心内涵。

  这就是以色列之行的最大收获。

  心 得

  “在与自然的合作中获取最大收益”,是以色列改变沙漠的“秘密武器”,诠释了他们的生存法宝和核心精髓。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