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行商胡本亭:打市场全靠腿上功夫
江苏科邦丰县化肥代理商开创行销模式
《中国农资》记者 王旭波

  胡本亭(右)一下乡,便直奔农田,现场为农民解决种植难题,图为胡本亭在为农民讲解大蒜的施肥技术。 王旭波 摄

  一开始从事化肥代理业务,代理的两个高端肥料品牌便都取得了当地同类产品的销量冠军,一个团队都难以取得的成绩,胡本亭一个人却做到了。胡本亭不靠大批业务员,靠的就是自己行走乡间的两条腿,带着对所代理产品效果的自信,将样品交给正在耕作的农民试用,之后靠的就是农民的口碑营销。“我们并不了解这些产品的原理,但是看到别人用了他推荐的肥料,大蒜确实比我们家的要好很多,就相信他了。”农民一句朴实的话,成就了胡本亭的行销模式。

  下乡不带宣传册 只带样品

  “我有自己的工作,没时间专门走乡串户做推广,但是只要我下乡,都带着产品和样品,看到乡亲们在种地,我就会和他们聊天,问他们今年用的什么化肥,怎么施用的,收成如何。然后把样品留下,并记录地点和地块,以及试验产品的具体位置。”提起自己的行销模式,胡本亭感觉其实并不很深奥,就是颠覆一下传统的广告推广思路,用最传统的“眼见为实”的营销策略说服农民。

  在下乡时,胡本亭不会带印刷非常精美的宣传册,而是随身携带许多样品。胡本亭的精明之处就在于他不仅会和农民“套近乎”,还会在试验田上耍些自己“小计谋”,据胡本亭介绍,如果他碰到农民正在浇地,就会上前和农民拉家常,当农民知道他做化肥业务时,他就建议农民将田地划出两小块,一块用传统的肥料,另一块就用他所推荐的肥料,而且样品不收取任何费用。

  不过,胡本亭可不会让拿到了样品的农民太轻松,他会手把手地教给农民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要求农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指导进行操作。之后,他会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农民,如果看到有什么明显的效果,就及时打电话通知他。做了这些工作后,胡本亭也不会被动地坐等上门信息,而是记录下农民和作物的详细资料,在自己下乡的时候随时到就近的试验田进行查看。现在,胡本亭的记录本上已经积累了上千个农户和作物种植的信息。

  行销需要优质产品作支撑

  当被问及为何该采取如此大胆的方法免费给农民送肥料时,胡本亭真诚地告诉记者:“优质的产品和明显的效果是他信心的来源,否则就是自取其辱!因为农民的口碑营销影响太深远了。”

  “在经营中发现,从农民口里说出‘好’字相当不容易。整体来讲,用了样品的农户反馈普遍较好。现在农民选择多,而且大肥料的效果大多不相上下,农民说一个‘好’就是对产品非常高的评价。农民一般会说,肥效不错,希望能够买到这个肥料。”胡本亭对农民的反馈也做了细致化的分类和总结。

  所以,在代理产品的时候,胡本亭经过精挑细选,最终确定了两个产品:一个是江苏科邦的生态肥,另外一个就是北京雷力的冲施肥。而且在选定产品之后,胡本亭并没有急于将其推荐给农民,而是自己先找了块试验田进行田间试验。他发现,科邦的生态肥含量只有40.5%,效果却比普通的45%含量的复合肥效果要很多,他也明白了为何科邦的生态肥每吨的售价要比传统的复合肥高出200多元。同时他发现,由于自己多年在作物管理方面的经验积累,将科邦的肥料进行科学施用,再加上科学的田间管理,增产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其实胡本亭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化肥经销商,而是在10年前和朋友承包了乡镇的一个农药门市(常店农科站),从此进入了农资代理的行列,在丰县是出了名的农药经销商,只是在最近两年才开始代理化肥。不过,基于自己对两个产品“小试”的经验,胡本亭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化肥业务员进行推广,但是完全可以借助自己经常下乡的特点开展行销:在开展行销前,先根据洋葱、大蒜、蒜薹、小麦等丰县的主要作物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施肥和田间管理的方案,然后自己带着产品与技术直接和终端消费者见面,让试用过样品的农民变成自己免费的业务员。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农民避免了只看含量和价格的惯例,毕竟现在高含量的产品有很多,打价格牌的产品更多,农民在购买的时候很容易被误导。不过农民从心里最看重的就是效果,所以行销策略就是抓住了农民最根本的需求,在农民接受肥料的时候,就会看轻含量和价格因素。”胡本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背后的原因。

  基层找腿趟遍田间地头

  感觉仅仅靠自己的两条腿将当地的田间地头趟遍是不现实的,胡本亭便决定在基层找腿,与其他批发商喜欢找有实力的零售商合作不同,胡本亭找合作伙伴不看实力,而是看这个人在当地的人缘,看他是否能将精力放在当地的田间地头,所以他的合作伙伴有很多并不是原来的零售商,而是地地道道的种地农民。

  不过,这些从来没有卖过化肥的“泥腿子”销售化肥的情况却出奇得好。在大圣集村,单发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普通农民,今年是第一年卖科邦生态肥,春天的一季销售量就达到了100吨。“老单爱说爱笑,诚实守信,村子里人缘好,之前只是种地,我觉得他做化肥销售有潜力,就吸收他为零售商,他不是像当地零售商那样坐等顾客上门,而是经常泡在田间地头和当地农民进行沟通,做田间试验。”胡本亭如此解释道。除了农民,他的合作伙伴中还有香烟零售商,真正开农资店的并不多。

  在基层有了腿之后,胡本亭便开始将全县当成一盘棋,利用自己在基层的合作伙伴将这盘棋下活,着手组织“周边农民+全县零售商+示范田”的观摩会。在平时经常做小试验田的同时,胡本亭决定在全县范围制造点大动静,于是在做了一个大块的试验田后,让基层的合作伙伴组织当地的农户进行现场观摩,由于这些合作伙伴平时就和农户泡在一起,所以观摩会一呼百应。“我自己只有一辆面包车,无法接送这么多的客户和农民,就和一些有面包车的司机合作,把村庄、联系人、电话给司机,让他们去村里接人。最多的一次雇了20辆车,每辆车接两趟人。”胡本亭一招呼,一个300多人的观摩会就顺利召开了。

  精明的胡本亭并没有放弃对农民的小恩小惠,村里的零售商代理了科邦和雷力的产品,胡本亭不会不管不问,也不会只让他们参加县级的观摩会,还会亲自进村实战,拉动零售商的销量,开阔零售商的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试验田回访,一次回访就能带动一片农户。每次进村回访,胡本亭都会买一批两三元的洗脸盆,地里有干活的、村里闲聊的,只要来看试验田一律赠送洗脸盆,而且还送小包装的肥料。每次回访至少能够过来十几个农民,而过来的这十几个农民,就是下一次试验田的执行者。胡本亭说:“在一个村子里,如此循环,销量肯定会出现直线拉升。”

  不到两年时间,胡本亭就把生态肥、冲施肥的销量做到了同类产品的销量冠军。同时,县里的同类产品明显增多。“今年科邦肥的销量突破3000吨,雷力冲施肥突破200吨。”

  胡本亭说话不紧不慢,一切看起来都是水到渠成。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