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红四方抗旱复合肥 解决干旱种植难题


  ①马友华教授在认真听取农民的介绍,了解玉米的长势。

  ②农民朋友热情高涨,合作社工作人员现场预售。

  ③营销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国庆在认真听取农民介绍。

  ④营销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国庆在与农民交流:“你们坐着说,我们站着听。”

  ⑤嗓子哑了,用喇叭。丰源秋乐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刘君民在与农民交流。

  ⑥厂商农一家亲,一起合影,四方合一。

  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利用效率较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2.5%,耕地8.6亿亩,其中旱地5.7亿亩;干旱始终是困扰旱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针对这样的耕作难题,红四方一直希望通过肥料的技术改良来帮助农民解决干旱种植的难题。

  从2004年5月开始,红四方就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抗旱复合肥小试和中试,并在吉林洮南等地开展肥效试验,希望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找到解决干旱种植难题的方法。安徽农业大学在节水抗旱方面经过多年潜心钻研,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生态抗旱保水复合肥,已获得国家专利(ZL 200420055095.9),于是在2007年9月28日,红四方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正式签订了技术转让合作协议。

  红四方获得新技术之后,在深入研究节水材料与肥料的相互作用机理基础上,将节水材料、常规复合肥和调理剂等通过特殊的工艺研制出了红四方抗旱复合肥。该肥料抗旱复合肥通过水肥耦合的原理,既能起到抗旱保水、提高作物水分利用率,发挥节水的作用,又能够起到提高肥料利用率,有效地提高干旱条件下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而且使用本产品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可广泛应用于我国干旱、半干旱或季节性缺水地区农业生产,尤其是应对近年自然灾害频发意义重大。

  在花生、木耳菜和花卉等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复合肥在一定干旱条件下,可提高作物的出苗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改善其生物性状,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反复干旱胁迫下,能延长作物初萎间隔时间2.4-60小时,减少了生育期内总浇水量;增加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渍水条件下,抗旱复合肥未加重渍水危害,反而对作物生长有所促进。在一定干旱条件下,可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5.7%-27.0%,投入产出比达到5.4-28.5:1。

  安徽省萧县、怀远县、和县、合肥市和吉林洮南等地大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抗旱复合肥对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明显。使用抗旱复合肥吉林玉米增产323.6-1751.2公斤/公顷,平均增产23.6%,增收1511.8元/公顷,其产投比平均为14.7:1;萧县小麦产量平均增产7.5%,增收606.7元/公顷,其产投比平均为5.4:1;怀远油菜增产150.1-300.2公斤/公顷,平均增产7.6%,增收520.2元/公顷,其产投比平均为5.6:1;和县黄瓜增产3150-1280 公斤/公顷,平均增产17.3%,其产投比平均为28.5:1。

  红四方抗旱复合肥连续4年在内蒙古通辽、吉林白城等地区推广应用,节水、增产效果显著,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很好的收益,农民不无感慨地说:“少浇一遍水,多打百斤粮。”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