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时下比较时兴的一个术语,执行力决定了工作效率,如何提高执行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其一,执行力来自决策。现实中的决策,凡是能够得到部下全力贯彻的,不外乎有三个因素:一是部下对决策能够充分理解;二是同部下的自身利益高度吻合;三是同部下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一致。决策执行不力,得先从决策本身进行反思。
其二,执行力来自制度。好的制度容易让人接纳,任何一个单位,制度体系能得到遵守,甚至能得到创造性发挥,做起事来自然顺手,执行力也就更好。
其三,执行力来自激励。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我们可以知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因而激励也就有多种多样,不仅仅是发奖金才算激励。比如,一个领导人批评部下,部下感受到了言语中的好意,就会起到正面作用;而部下如果感受到挖苦讽刺,则只能形成反感和敌对;部下感受到的是不公,则随之而来的是怠工。好的激励让员工有积极性,执行力也就更好。
其四,执行力来自素质和能力。有的时候不是想不想执行,而是能不能执行。这主要取决于员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想提高执行力,需要从知识、技能等各个方面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提高。
其五,执行力源于监督的力度与效果。很多工作如果没有监控就很难持久。仅仅依靠员工的自觉自发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推动力的。不断的有效的监督,才能使某一工作习惯成自然。而缺少监控很少有人愿意认真去做。监控是执行力的重要手段。
总之,执行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领导力等各个方面加以提高,同时也需要针对执行力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执行力决不是一个理念一个口号就能解决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制度、培训、决策等措施的有针对性的进行。需要打牢基础扎实地去开展一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