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来,中国的复合肥行业发展如同一条奔腾的大河,而置身其中的企业更如同一艘艘飞驶而过的大船。河南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正是千百条乘风破浪的大船之一,裕丰公司总经理赵敏无疑成为企业大船上的总舵手。作为一个技术性领导,赵敏曾为复合肥行业的技术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每一个人都在行业奔涌的河流里实现自我的成长与改变。今天,赵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精英,他正在将自己的技术智慧与领导能力融合为一,引领着裕丰不断实现新的成长。
探路硫基复合肥
有人开玩笑说,赵敏是化肥圈里的“科学家”,而且是走出体制的“科学家”。1997年,国有企业改制“抓大放小”全面推开,赵敏所在的单位绵阳市磷肥厂成为第一批改制的企业。
“我的档案在绵阳市人事局,属于干部,尽管家里反对,我算了一笔账就决定离开了。”回首往事,赵敏笑声朗朗。赵敏作为中层干部,月工资300多元,全年4000元,买断工龄直接给2万多元,而且当时利率比较高,存到银行利息也不少拿。当时年轻、有闯劲,虽是领导的爱将、重点培养的干部,但家长和领导拦也拦不住,赵敏义无反顾地走出了体制。
1997年,全国兴起硫基复合肥,刚刚成立的阳泉市硫酸厂硫基复合肥分厂把赵敏吸引到了山西。当时的硫基复合肥全国只有临沂的红日集团有,每吨产品利润2000多元,而其他企业都不懂这项技术。赵敏去了阳泉后,千方百计获得了工艺参数。1998年,他将设备调试成功,并生产出了合格的硫基复合肥产品。但是这家企业因资金紧张买不起原料而开开停停,并没有因为上了硫基复合肥进入良性的发展。
此时正是全国上硫基复合肥的高峰,正是摸索并掌握了这项技术,浙江的老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杭州的萧山阳光化肥公司(现为杭州利时),也上了一套硫基设备,可惜买来了理论却不会实践,上了设备却开不了车;而从国内各地复合肥厂请来的技术专家也解决不了问题,老板气得扬言炸掉这套设备。经一个经销商引荐,萧山阳光老板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让赵敏试试看。2001年5月初,赵敏到了杭州并一头扎进生产线,对工艺进行反复分析论证。杭州的夏天潮湿闷热,汗水一遍遍地湿透了他的衣背。经过两个月的浴血奋战,7月,硫基复合肥技改成功。到了年底,萧山阳光仅这条生产线就创造了七八百万元的利润。经过工艺完善,萧山阳光的硫基复合肥外观非常漂亮,在市场上很抢手,来不及化验,货就被一抢而空,有的经销商甚至换了包装当磷酸二铵来卖。那年的磷复肥展览会上,萧山阳光的展位被大家围起来了,赵敏也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硫基复合肥让赵敏在行业内有了名声,氨酸法让他走遍了全国,成了传播氨酸法技术的使者。
氨酸法的使者
一个化肥同行说,赵敏做事严谨、乐于钻研、喜欢摸索,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将氨酸法工艺应用并拓展于生产实践。
在绵阳市磷肥厂时,他就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一次检修时,需要有工作人员进入硫酸塔,他主动请缨,结果差点掉进硫酸池里。在山西阳泉和杭州利时摸索硫基复合肥的经历,增强了他对对复合肥研发的信心。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氨酸法的成功就是他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
在企业做技术总监有难处,行动会受约束,而作为掌握一项新技术的技术总监来说,会有更多难言之隐。从萧山阳光离开后,上海阿波罗(现无锡太平洋化肥有限公司)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不久就在200多亩的土地上,赵敏总负责完成了生产线的设计、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赵敏发现这个工艺可以调整,不但节能并使造粒水平更上一个台阶,还使生产能力翻番。于是他又查阅了资料,发现上海化工研究院针对这个新工艺还有专门的研究,但全国没有一个成功的案例。赵敏按照自己的大胆设想,经过几个月的摸索和调试,氨酸法诞生了。
氨酸法工艺的实践成功,是我国复合肥工艺的一次革命,同时也让赵敏实现了人生价值的飞跃。“我觉得这么多年的积累,特别是在杭州对硫基复合肥的研究和摸索,让我‘化蛹成蝶’。而氨酸法的研制成功给我带来新的人生发展机遇。”赵敏还保持着当年的激动。
氨酸法工艺成熟以后,赵敏成立了无锡市华腾复合肥新技术开发公司,并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从此在复合肥行业掀起了氨酸法工艺的浪潮。他服务过的企业有湖北洋丰、湖北三宁、鄂中化工、江西开门子、新都化工、德阳天元、安徽红四方、湖南湘珠、河南心连心、河南昊利达、山东施可丰、山东奥宝、天津芦阳、辽宁津大、吉林云天化等大型复合肥生产企业,更有数不胜数的小型复合肥企业。正是他将氨酸法工艺带到了大江南北。
2009年底,因无锡市富润投资有限公司的河南裕丰项目,赵敏来到邓州,迈出了职业生涯的新的一步。
打造裕丰新航母
无锡市富润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地产、金融、商贸、旅游、酒店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企业,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资本运作能力和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集天时、地利、人和等多重因素。其在河南邓州拥有一家大型的针织企业,当地政府希望无锡富润加大对邓州的投资力度,并给予了优惠政策。充分的市场调研显示,邓州是全国最大的农业县之一,化肥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靠近湖北磷矿产区,且豫南地区没有大型复合肥企业。同时,无锡富润考虑:国家政策重视“三农”行业,化肥行业是利国利民的潜力产业,于是投资6.8亿元、占地700多亩的河南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横空出世。
河南裕丰一期工程年产80万吨复合(混)肥,其中包括氨化造粒复合肥和BB肥。二期工程120万吨系列复合肥(40万吨高塔复合肥、20万吨脱氯硫基复合肥、40万吨生态控释肥、20万吨BB肥)已经破土动工,将在今年底全部建成投产。届时,河南裕丰复合肥总产能达200万吨。
赵敏担任河南裕丰总经理之前,也经历过一些思想斗争。“无锡富润一开始找我,让我负责项目的建设,一期项目建成了,老板多次挽留我做总经理。我是经历过思想斗争的,因为我毕竟是搞技术出身,不懂管理实务。而老板诚心诚意多次挽留,我也感觉自己的综合能力需要再次提升,有机会为什么不大干一场?”赵敏的言语间充满了自信。
他把技术的经验灵活应用于管理中,并取得了成功。2009年,赵敏迅速完成了公司组织结构的设立,把技术经验发挥到销售、供应和流通中。在二期的项目建设中,他设计了一套新型的物流体系,突破了传统方法,降低了公司内部消耗。“谁天生就会管理啊?我会通过不断学习,并结合技术经验,完美实现老板的战略规划。”追求技术完美的赵敏相信自己能够回报老板的信任。
河南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的项目从构想到落实,再到具体的产品营销策划都是大手笔。在调研阶段总公司提出了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公司产品出来后,河南裕丰落实了这个战略构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以接近成本的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同时,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广告,也让河南裕丰在复合肥行业迅速蹿红。
“我们目前的产品都是‘大路货’,通过这些产品迅速打开市场,获得农民和经销商的认可只是第一步,我们后边还有大动作。”赵敏谈到了公司的未来规划。公司三期项目即新型产品和大型物流园计划,四期项目将新建一套大型合成氨项目。新产品借助不断扩大的营销网络快速占领市场,同时,物流园计划和合成氨项目将大大降低产品成本。目前,裕丰公司已经着手“借壳上市”的资本运作。
在赵敏心中,河南裕丰这艘复合肥航母正在起航。而他也在经历了自己人生的华丽转身后,开始新的征程。
记者手记
四川人是天下人的盐
赵敏是典型的四川人,离开四川十几年,说话还是满口的川味儿,性格中洋溢着四川人的潇洒和乐观。他的川味十足让记者想起了一句话:四川人是天下人的盐。
无盐则无味。四川人为生存或致富奔忙,但他们也爱喝茶、摆龙门阵,有一种在挣钱和晒太阳之间求平衡的心态。记者去采访的第二天,碰巧邓州市工业项目园停电,厂里的十几个四川人自发去农村吃农家乐,他们讲起话来,不时就有朗朗笑声,笑声中充满了味道,流露出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满足。
无论是奔波时期的艰辛,还是收获时期的愉悦,赵敏身上还有一份韧性,这份韧性就像盐的改良、中和作用。他的韧性表现在对技术更新的渴求上,正是对技术改良的积极渴求,让赵敏在复合肥技术中形成了深厚的积累和沉淀。同时,氨酸法工艺没有成为一个企业的垄断技术,而是在行业中广泛传播,这又像盐的中和作用。在未来的企业管理中,盐的改良和中和,在赵敏身上会得到更多的体现,这需要慢慢地品味,当你品出其中的“咸”来,你便懂得了四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