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鄂中化工:打造培训平台 服务亿万农民

高中

  一个优秀农资企业,不仅要有好的产品,更要时刻关注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切身利益,建立为农服务的基地、平台。基于对我国“三农”的切肤之感,9年来,鄂中化工农化服务由点到线,以线结网,不仅让农民“富了脑袋”,也“鼓了口袋”。

  打造“正规培训平台”,增强培训的系统性 鄂中化工现有近2000个代理商,20000多个零售网点幅射除西藏、港澳台之外所有省市自治区。300多辆农化服务车,近400人的农化技术服务队伍长年驻扎农村,进行农业政策咨询和技术培训指导。以县市、乡镇、村农民技术学校和农村种养基地为依托,构建由“县市农技学校——乡镇培训基地——村专业协会——科技示范户”组成的横到边,纵到底的多级培训体系,组织农民进行集中系统培训。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民集中困难的村寨和屯,采取建立培训点的办法,将村民化整为零,分批、分期、分片进行培训。

  打造“农家课堂平台”,增强培训的实用性 每一位农化服务人员所负责的区域都建立有村民档案,内容包括住址、邮编、联系电话、责任田面积、种植作物、家庭成员及状况等。把农民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村协会等农村生产技术骨干组织起来,建立了近10万个“农家课堂”培训基地。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需要,开展“菜单式”自主培训活动,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打造“田间课堂平台”,增强培训的灵活性 为化解农民生产与学习培训的矛盾,充分发挥宣传车辆多、农化技术人员密集,且长年驻扎市场的优势,采取举办科技讲座、产品推广会、服务热线、电话咨询、入户指导、田间示范、现场答疑、致富典型现身说法、播放科技光盘、电影等方式,建立“流动课堂”,通过组织“三下乡”等形式赴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

  打造“网络教育平台”,增强培训的科学性 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点、“村村通”工程、广播电台、电视台、鄂中化工网站农化服务等平台,邀请知名农业专家、教授、企业农化专家进行种养技术、测土配方知识讲座,适时发布市场信息,解答“三农”政策等。利用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点,实行定期定点和根据农民、农时实际需要进行选播,让农民不出村、不出户就能接受培训。

  打造“身边案例平台”,增强培训示范性 针对农民素质的现状、种养结构的不同和学习培训的需求,通过创新推广“身边案例学习法”,以生动的实践和新鲜经验,争取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地解决农民“听不懂、学不进、记不牢、用不上”等问题,增强了培训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基本实现了只要有鄂中零售网点,就有对农民培训的全覆盖。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