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庄农资物流罗山仓储配送中心:
探索终端经纪人模式

《中国农资》记者 刘学胜

  整装待发的化肥运输车队。

  中国的农资终端流通主体长期以来以夫妻店为主,而且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现状一直都难以改变,使得终端农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一直难有实质性改变。不过,随着万庄将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到县域市场之后,通过农资经纪人模式,基层农资流通乱象有望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河南信阳罗山县耕地面积为85万亩,水稻和小麦的产量都非常大,所以,农资市场的经营主体也就非常多。据万庄农资物流副总经理安延涛介绍,虽然有很多农资流通企业在探索农资连锁,但在基层的连锁网点还是要靠这些夫妻店,因为农资是一个典型的季节性产品,如果企业自建网点,一年的利润还不够运营成本。

  但是,在万庄农资物流将区域配送中心建设到罗山县之后,一个新的农资流通模式开始孕育:依靠强大的仓储能力,万庄将知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产品都汇聚到罗山仓库中。此外,万庄罗山配送中心还配备了强大的配送队伍,可以实现整个罗山县“50公里内,4个小时送达”的配送效率。以仓储配送能力做后盾,完全可以帮助企业将现有的终端经销商变成经纪人,同时也可以灵活地调整经纪人队伍,大大降低农资流通成本,将减少的成本转化为价格优势。

  在经纪人模式中,上游生产企业可以从县级经销商中选择经纪人,双方不再像之前那样打款进货,而是县级经纪人依托自己的队伍做成客户订单,然后由上游生产企业直接指令万庄罗山仓储配送中心将农资产品配送到经纪人指定的农户手中。

  经纪人模式的设立,有望让上游厂家走出网络建设的困境,在经纪人的模式下,由于组建一个经纪人队伍较为容易,就为上游生产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增加了上游生产企业的话语权,而且经纪人队伍没有了实体店的约束,可以将农技知识及时地传递到田间地头,最终变成一支具有丰富农技知识的经纪人队伍,有效地解决好农技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