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和二元肥出口的拉动下,复合肥市场开始了涨价之旅。除了成本支撑因素外,涨价也成为厂家刺激市场的手段,期望着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流通环节能够在此轮涨价中跟进。但是,面对高价原料与高价肥,厂商之间的博弈一时难见分晓。
复肥价格继续走高
“今年上半年,总的形势是一路走高,即使在4-6月份的淡季也没有停止。对比去年和前年同期,复肥价格都是下行,但今年却出现淡季涨价,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出口。”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复合肥销售公司副经理游国雄说。
目前,复合肥涨价仍在继续,针对这种情况,游国雄分析,首先,近期二元肥出口相对活跃,中国出口印度的二元肥合同量已达到120万吨,在出口刺激下,拉动了氮肥、磷肥的需求,从而抬高原料价格;其次,秋季市场即将启动,厂家也开始采购原料。由于秋季市场需求量大,厂家目前的原料库存量不足,对原料需求量大,也拉动了原材料的涨价;再次,通胀因素也促使原料涨价。在成本高位支撑下,复合肥涨价也成为理所当然。
除了原材料支撑以外,在经历了前一段时间的僵持期后,企业也希望通过涨价刺激经销商的备货热情。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副经理于文艺认为:“7-8月份是生产、发运、备货的高峰期,如果现在不涨价,后期的销售会进行得很困难,因此现在适当涨价会给市场信心,经销商会认为销售形势比较好,更乐意备货。”
秋季市场或延迟
目前来看,国内的大型企业都接到出口的单子,而且在为秋季用肥季节的到来做准备,因此大企业都在满负荷生产。不过说到秋季市场,很多厂家用“难做”这两个字来形容,难做的原因在于面对高价原料,复合肥后市的风险也在进一步增强。于文艺认为:“淡季原料价格涨得过快对旺季来说不是好事,因为一旦旺季来临而原料出现降价,则会造成复合肥价格走低,这无疑会增加厂商的经营风险。”
游国雄对这种观点表示认同,他分析,由于现在采购的原料都是高价原料,出于生产成本的考虑,复合肥出厂价会定得非常高,这样经销商就会担心,如果到了10月份复肥价格下跌,就会亏本,在这种潜在风险下,经销商不会大量拿货。基于这种情况,今年的秋季市场可能会被人为地延迟。他预计,在高价肥市的掌控下,经销商对秋季备货的观望心理会进一步增强,流通渠道不畅可能使今年的秋季市场比往年延迟半个月左右。
尽管秋季市场极有可能在高价位盘整,但是农民仍有能力接受。游国雄说:“与2008年相比,今年6、7月价格还没有超过2008年的同期价格,2008年时,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国家支农优惠政策都不及现在,但是2008年的市场接受情况还是不错的,因此从这点来看,今年农民的接受情况应该不会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