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7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洋家具”看“洋化肥”

子思

  记得几年前曝光过广东商家把国产家具运到公海然后再进口到国内,声称是丹麦香格里拉家具。最近又出现了一个达芬奇家具,本来就是国产家具,可能质量还不达标,被包装一下之后,变成了国际大品牌,动辄数十万。一网友留言“管他假不假啊,反正普通老百姓又买不起,应该不会上当,这就行啦……”可是在化肥行业,如此身着“洋装”的化肥欺骗的就是普通农民,在如今倡导企业责任关怀的时代,在一个工业反哺农业的时代,如此行为良心何在?

  为何国家就不能管管这些与“洋”相关的企业,管管与“洋”相关的品牌。如果真的是招商引资来的洋品牌,那确实要扶持,要学习,要把人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生产技术拿来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如果只是花点钱注册一个洋公司,然后再在国内授权生产的话,这就是明显的利用“洋字”欺骗消费者,这种公司的行为如果得不到制止,国内的市场就不能算是一个良性市场,这种不作为就是在怂恿企业利用虚假注册误导消费。

  有人说人家注册的是合法企业。可是,企业注册公司的初衷就是居心不良,公司反倒成了合法的,那也只能说明我们的法律漏洞太明显了。

  另外,洋公司、洋品牌之所以拥有市场,确实有农民崇洋媚外的心理作祟,但作为国家监管部门,为何不去告诉农民真相,即使我们对他们所注册的公司还不能取缔,那么多一点宣传,哪怕让农民明白的这些“洋玩意”的本质也好。

  建议那些喜欢搞洋公司、热衷制造洋品牌的操作者们,把良心捡回来吧!有本事就去制造带洋的奢侈品去,去赚那些有高消费能力人的钱,不要再欺骗农民了,农民伤不起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