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贸易商观点——
国内走强国际趋弱 出口火热尚待时日
自7月1日开始,氮肥出口的大闸逐渐开启。虽然今年新尿素淡季出口关税执行时间比往年缩短2个月,基准价的降低无疑抬高出口门槛,国内的良好行情也给出口带来另一波冲击,但作为每年国内氮肥关注的热点,最近国内不少厂家及贸易商都在出口上频频出手。究竟出口贸易情况如何,和往年相比有哪些不同?
窗口期缩短 出口量或减
“由于今年出口窗口期比往年足足减少了2个月,无论后期情况如何,今年氮肥总出口量也会比往年有所减少。”在问及今年出口量时,瑞士亚梅洛巴公司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强如此告诉记者。他表示,去年出口期为半年,国内总共出口氮肥量大约为700万吨,而今年出口期只有4个月,即便操作一切顺利,也不可能达到去年的量。
从当前港口的货物量来看,也比往年有所减少,据业内人士估计,当前各大港口集港的尿素大概不到100万吨,而在往年此时最多已达到150万吨。美商运安化工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丛春明表示,今年氮肥出口行情和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有两点,一是出口时间大大缩短,从做贸易的角度来看,从订货到发货再到装船,都需要时间,而现在的出口期留给贸易商操作的时间非常短。另一个特点就是价格处于高位,不论是国际价格还是国内价格都相当高。
等待国内价格和国际接轨
“作为国际贸易商,我们考虑更多的是现在从国内拿到货物的价格,扣除运输、关税成本之后,再拿到国际上去卖还有没有利润。”李强分析当前贸易商的态度,他表示,在当前阶段,国内价格显然更高,贸易商虽然已经开始进行出口操作,但是从量上看,还是比较少。
而丛春明则表示按照现在执行的基准价和税率,进行出口业务的国内贸易商更多是前期买的价格相对便宜的货,“如果买得晚的话,价格可能比较高,利润受损。在当前国内价格走高,而国际价格趋稳的情况下,国内价格不能和国际接轨,拿国内走高的价格去碰国际走低的价格,本身风险就比较大。因此国内采购商在高位上拿货继续去做市场的信心也没有那么高,贸易商的观望心理自然比较浓重,影响出口。”
此外,丛春明表示,在现在这种状态还要考虑国际采购商的接受程度。当国际价格从300多美元/吨推高到500美元/吨的时候,国际采购商心理也发生变化。
贸易商更担心风险
综合分析当前的出口形势,贸易商普遍认为,今年的氮肥出口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内行情的高昂,让可供贸易商操作的空间更小。他们在操作时,也会考虑风险系数。
一是市场变化,尤其是国内价格的调整。丛春明表示,当前国内市场处于一个相对高点,这种情况不同于前几年价格在成本线左右徘徊,当价格在成本线上时,不论市场需求如何,厂家都不可能降价太多,但现在价格处于高位,一旦国内需求降低,价格可能出现较大波动。
另一个是政策的影响。新加坡沃伦西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树庆表示,现在氮肥出口情况和磷肥有些类似,更多出口贸易是生产企业在做,贸易商出口有限。他认为今年出口可能会出现先紧后松的状况,现在大家不是不想出口,而是政策把关,条件不成熟。当氮肥出口价格高于海关指导价时也需要交纳20%的保证金,而贸易商现金流有限。他认为,既然窗口期已经到来,等到国内需求减少的时候,必然还要出口一部分,等到后期一旦政策稍有松动,就会有大量出口。
3 生产商观点——
原料供应依然紧张 8月调整可能性较大
5月份,国内尿素企业进入停产检修期。据了解,当时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仅有70.1%,停产检修使得国内尿素供应出现局部紧张,价格一路上涨。进入7月,尿素价格已经由5月份的1950元/吨上涨至2350元/吨,上涨幅度高达20%,由于目前价格出口可能性不大,面对尿素后市,市场更是出现分歧,有观点认为,在通胀预期及原料价格持续上涨的推动下,尿素价格还会再创新高;也有企业坦言,目前尿素价格已处历史高位,随着夏季用肥期的结束,价格回落的可能性较大。面对市场的疑虑,记者对国内几家大型尿素生产企业的开工率、库存及原料采购情况进行调查。
满负荷生产 供需基本平衡
目前,北方地区正值玉米追肥期,南方地区也正值水稻用肥,5月份以来,随着尿素价格的持续上涨,各个企业的开工率均有所增加。进入7月,记者调查发现,不论是大型企业,甚至是部分小企业大都满负荷生产。山东联盟化工集团销售经理孙德亮告诉记者:尿素价格在成本的推动下出现上涨后,各个企业的开工率均有所增加,由于目前尿素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目前企业大都满负荷生产,主要还是农业需求,复合肥厂家需求量大概占到30%。江苏华昌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经理方飞说:“目前江苏地区尿素出厂价为2350元/吨,本地处于农业用肥旺季,化肥价格出现上涨后,企业开工率为100%,库存量不大,但市场接货能力一般。”
原料供应依然紧张 企业目前略有盈利
由于当前正值农用肥季节,企业在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库存压力目前还未显现,本轮尿素价格上涨,大家都认为是成本推动,目前国内企业的成本主要是和煤炭价格密切相关,一些有资源优势的企业成本相对偏低,而若没有资源的企业成本相对较高。据了解,目前煤炭价格已经上涨至1600元/吨,且供应相对偏紧,山东作为国内重要的尿素生产基地,煤炭从山西发运,运费每吨就高达100元以上。
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氮肥销售公司经理李保泉告诉记者:目前尿素出厂价在2300元/吨,成本在2000元/吨,从成本上来看,目前厂家的盈利空间也只有10%,仅能维持盈利生产,但从市场心理来看,普遍觉得2300元/吨这个价格不低。企业前期有一定的煤炭库存,价格在1400元/吨,但量并不大,仅能维持20-30天的生产。孙德亮说:“由于各企业原料来源不同,因此,企业成本也有所不同,大概在1850-2000元/吨之间,最高的成本达到2200元/吨。目前企业出厂价在2300元/吨,能够维持盈利。目前面临的不只是成本压力,在资金方面已经有点紧张,原料采购也是慎之又慎。目前联盟的原料库存有7-8万吨,尿素库存量也不是很大,只有几千吨。”
据方飞介绍,江苏地区的煤炭也从山西发运,目前到站价为1500-1600元/吨,企业的生产成本在2200-2300元/吨,即使当前的价格,企业也只能保持微利运转,短期内煤炭供应相对紧张,企业成本将居高难下。
出口没希望 8月调整可能性较大
目前国内尿素出厂均价已经达到2350元/吨,企业维持盈利生产,虽然企业目前库存量不大,但由于企业维持满负荷生产,对于后市,企业也表示相对理性。李宝泉认为,目前的价格企业出口的可能性不大,只有价格回落至2150元/吨左右才有可能出口。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的价格应该能维持到7月中下旬,但由于目前国际价格已经开始回落,所以7月中下旬之后,随着农用季节的结束,国内价格可能会出现调整,调整幅度主要还是要看国际价格,国内尿素价格跌破成本价的可能性不大。方飞也同样认为,目前的尿素价格已经趋稳,稳定一段时间后价格肯定会出现下跌。目前国家的出口政策基本是等于关闭大门,而国内秋季尿素市场的需求量有限,目前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上涨空间不足。
如果价格尿素价格出现调整,在高成本的压力下企业如何去应对,企业给出的答案几乎是相同的两个字:“减产”。正如李保全所言,如果国际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国内价格肯定会受影响,企业也将核算成本,或将以减产应对市场需求。
记者点评——稳住,看后市!
决定尿素后市仍要从原料、产能、内销、出口等几大方面分析。但是今年的情况有些特殊,面对前几年尿素市场的持续低迷,一些厂家的产品结构开始悄然转变,从缓释尿素到多肽尿素、含锌尿素、聚能尿素等等,花样众多,氮肥市场打破了以往尿素产品一枝独秀的格局,这些新型肥料丰富了单调的农资市场,百花齐放的局势开始展现。
在新型氮肥面前,农民欣然接受,因为用量少、见效快、防板结,经销商乐意卖,因为过去尿素价格透明,利润相对新型肥料来说微乎其微,所以新型肥料的出现改变了氮肥市场的单调格局。
那么,影响尿素后市的因素到底如何?在不久前召开的氮肥行业峰会上,各家企业的代表纷纷表示:原料价格居于高位,人力成本逐渐攀升,是支撑尿素价格坚挺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国内市场看好,从5月份的工业用肥,到6月份的玉米底肥和东北用肥,到今秋追肥,国内市场需求稳定;再次看产能,虽然4月份国内产能有所下跌,但是到了5月,全国能开的装置都已开工,开工率的提高抑或影响后市的供过于求,但是就目前来看市场反应良好;最后看出口,据记者所得到的信息,虽然7月初尿素出口并不顺利,但后低关税期出口量将会稳增。
当然,市场变数大,就像今年尿素的涨价,谁都没能料想。在采访过程中,生产厂家看好后市,流通商谨慎观市,贸易商悲观叹市,无论是谁,都代表各自利益,都是一家之言,最终真相还要看市场的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