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云南中寮:在坚持中创造价值

《中国农资》记者 赵光辉

  作为行业主流媒体,中国农资传媒一直对中国海外寻钾之路很关注,曾经对云南中寮钾盐有限公司老挝钾盐项目做过报道。今年4月在太原“2011中国钾盐与钾肥科学技术交流大会”上,云南化工研究院曾波副院长对老挝钾盐矿技术开发进展情况做了详尽介绍,使我们对该领域有了更新、更透彻的了解。本报记者综合这些最新的信息,对云南中寮老挝钾盐项目进行了一次回顾和梳理,希望能增加行业对老挝钾盐开发进程的了解,同时共同感受他们在坚持中创造的价值。

  老挝钾盐矿资源丰富 外国投资热度加剧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寮国〕,面积23.68万平公里,人口 580万人,属东东南亚联盟成员。老挝是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已发现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上世纪60-70年代,法国、俄罗斯、越南等先后在老挝开展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其中钾盐矿是迄今世界发现的大型内陆埋藏型光卤石钾盐矿。

  钾盐矿是中国长期紧缺的矿种,中国是农业大国,但以钾肥为主的化肥进口是中国仅次于钢铁、石油的第三进口项目,使中国的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同时,国际钾盐与钾肥生产的高度垄断也对中国农业用肥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作为国家资源开发战略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国内、国际钾盐资源两条战线都得到国家的重视和行业的投入。

  目前中国共有5家企业投资开发分布在老挝不同地区的钾盐矿资源。其中云天化集团中寮矿业公司已建成5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生产装置;老挝嘉西钾盐开发有限公司已建成10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工程;中国水电集团有限公司11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工程正在建设;其它开发企业的地质勘查、可行性研究及开发、投产工作也在推进。

  需要关注的是,越南国家化学公司也正在涉足投资开发老挝钾盐矿。据新华社报道,近十年来,老挝政府积极落实推动市场经济与鼓励外资的政策,到老挝的外国投资每年都呈增长趋势。据老挝政府部门透露,从新世纪头九年统计看,目前越南以252个项目、近28亿美元位列第一,中国列第二。这其中的竞争态势是不言而喻的。

  中寮项目成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中国在老挝钾盐资源开发中的历程可以看到,云南中寮项目凝聚着各方面的心血和汗水,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所以,中寮项目能够克服开发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坚实推进,初见成效,成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老挝钾盐开发有着很长的历史。从1996年开始,云南省地矿部门充分发挥人才、装备、区位优势,走向钾资源极为丰富的老挝进行合作开发。通过3年时间的风险勘探,查明在万象地区近200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蕴藏着丰富的钾盐矿。控制首采储量大于1亿吨,工业储量大于2亿吨,远景储量大于100亿吨;在万象地区建立年产100万吨级或更大规模的钾盐生产企业具有充足的资源,进行大规模开采的总体配套条件较好。

  2001年,中老两国政府签署了《万象盆地钾盐开发勘查及可行性研究协议》;2003年,中国完成了万象平原钾盐资源的地质勘查,探明开采储量1.323亿吨,控制储量2.9155,预测资源量为133.62亿吨,并确定钾盐矿类型为光卤石矿,首采区光卤石矿开采储量为0.996亿吨,氯化钾平均品位为15.1%;2004年3月,中老关于加快万象地区百万吨级钾盐资源开发的重大项目正式签约仪式在老挝总理府举行。按照协议,老挝百万吨级钾盐项目开发交由中国的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当时媒体报道说:该项目在经过3年多的精心勘查和全面论证后取得重大成果,已全面进入商业化开采生产阶段,将为解决我国农业用肥长期缺钾的状况作出贡献。签约仪式上,中老两国政府副总理出席,体现了两国政府对项目的重视,也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保证。

  中寮项目体现了通力协作和技术进步

  作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寮项目体现了相关科研院所与企业通力协作的可贵精神。

  2009年4月,国家科技部曹健林副部长一行考察了中寮老挝项目建设工地。曹健林表示,我国的科研机构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科技合作,要发挥好技术和资金优势,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环境和生态保护,为开拓我国新的战略资源服务。2010年1月,中科院副院长丁仲礼考察了老挝中寮钾盐开发有限公司65万吨光卤石采矿工程和5万吨氯化钾生产加工工程建设施工现场。老挝科技部副部长希望将该项目做成中老科技合作的典范。

  目前国内企业在开发老挝钾盐矿中因地制宜采用了相应的技术,以求效益和环保的共赢,体现了中国企业在钾盐开发领域的技术进步。据曾波副院长介绍,老挝嘉西钾盐开发有限公司“10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工程”工艺技术方案为:采矿用旱采斜井提升工艺,钾石盐矿加工氯化钾用磨矿-正浮选工艺;中国水电集团有限公司“12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工程”工艺技术方案为:采矿用对流钻井溶解取卤工艺,氯化钾用蒸发结晶加工工艺。云南中寮开采的老挝钾盐矿是位于离首都万象45公里的塞塔尼县通芒采矿区,面积约1.0km2,矿石量9664.94万吨,矿石化学成分主要由KCl、NaCl、MgCl2、及少量CaCl2 、CaSO4和水不溶物等组成,KCl平均品位14.24%,属光卤石钾盐矿矿床。首采区钾盐矿矿床深一般为150~200米,矿层厚度为16-100米。云南中寮了“5万吨/年氯化钾工程”工艺技术方案为:采矿用旱采竖井箕斗提升工艺,光卤石加工氯化钾用冷分解-正浮选工艺。曾波表示:通过近三年的持续研究,云南化工研究院对老挝钾盐矿开发有了更新的认识,将加大下一步的技术开发力度,努力突破内陆钾盐矿资源加工钾肥的技术瓶颈。

  在坚持中创造价值

  中国钾盐资源开发“走出去”战略是一项国家工程。从中寮项目等老挝钾盐资源开发中,业内和经济观察人士认为,我们应该看到一些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已经在逐步显现。

  境外资源开发是促进国际交流、扩大国家影响的重要内容。现在,中国在老挝的影响力日益扩大,随着总投资达70亿美元的中老高铁项目近期的开工,中国已经成为老挝的第一投资国。中国在老挝钾盐资源开发作为促进国际交流、扩大国家影响的重要内容,也获得了更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一定能取得最终的成果。

  在开发实践中形成的技术和成果必将对国内资源开发建设带来有益借鉴。老挝钾盐矿加工副产尾盐的回填配套技术和尾矿清洁处理技术开发,一直是所有老挝钾盐项目的难题,也是老挝钾盐矿开发必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开发的深入,各家企业依托国内科研单位的技术和协作,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曹健林就希望加快老挝镁资源开发应用步伐,促进老挝盐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体现着各方良好协作、凝聚了众多智慧与财力的中国老挝钾盐资源开发项目,可以让我们窥见中国钾盐“走出去”战略一步步坚实推进的内在动因和外在需求。回顾云南中寮开发进程,人们更感受到我们朝着战略目标迈进的有力足音。

  相关链接

  云南中寮老挝钾盐矿资源技术开发历程:

  2005年-2006年:云南中寮公司依托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中心合作进行了“钻进选择性溶浸-多元组合结晶”工艺生产钾肥的研究和试验,并建立了5000吨/年氯化钾试验装置。

  2007年9月:云天化集团与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共同组建了“钾盐工程中心”,并签订合作开发协议。

  2008年:由中蓝连海设计院完成了“老挝万象65万吨/年光卤石采矿及加工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

  2008年:云天化集团“钾盐工程中心”完成了钾盐矿加工氯化钾的工艺优化试验研究和“老挝5万吨/年氯化钾工业性试验装置”工艺软件包设计。

  2009年:国家发改委和云南省发改委正式核准云天化集团对外投资“老挝万象65万吨/年光卤石采矿及加工工程项目”。

  2009年:云南省化工研究院完成了5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施工图设计。

  2010年:完成了“老挝2500吨/年钾盐矿柱浮选中试技术开发” 掌握了大颗粒老挝钾盐矿分解——正浮选的工艺技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Ⅱ的氯化钾产品。

  2010年11月:云南中寮矿业公司“5万吨/年氯化钾工业示范装置”建成并投产试运行。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