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6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穿越九十年

坤 哥

  “七一”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让我们的思绪击穿化肥,击穿农资,击穿市场,一步穿越到九十年前的那个旧上海、一步穿越到九十年前的那个7月份。

  1921年的7月下旬,上海法租界蒲柏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的博文女校,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这所放了暑假,平时只有女性进出的学校,突然来了9位陌生的客人,而且主要都是二三十岁的男性,从他们那南腔北调的口音可以听出都是些外乡人。这些或穿长衫、或穿学生服的外乡人,在女校一住就是七八天,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外,偌大的上海城估计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谁谁,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事。

  当然,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最终还是有人盯上了,当巡捕房对他们有所警觉并准备采取行动时,这些个年轻人一夜之间从上海地面上消失了。第二天,他们去了浙江嘉兴的南湖,在一条游船上完成了他们最后的议程。提到九十年前,提到那个七月份,提到上海,提到红船,这些人的名字自然而然地就会浮现出来: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刘仁静、包惠僧、周佛海、李汉俊、李达、张国焘、陈公博。13个为了理想前行的人,在九十年前的那个夏天,经历了上海的一番风险,在雇来的一艘中等画舫里,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短短几天里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伟业,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船”正式在南湖起航。毛主席后来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流逝的是时间,永恒的一定是历史,他们选择了历史,历史也选择了他们。他们13位中,毕生为党的事业奋斗者有之,为人民的解放献身者有之,中途脱党者有之,背叛革命者有之,沦为汉奸者有之。他们都已过世,追寻他们的人生足迹和思想历程,从中探求人生的价值,寻觅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我们后来者说不尽道不完的话题。

  这些年走市场的过程中,没少探寻红色足迹。忘不了濛濛细雨中虔诚瞻仰主席铜像,忘不了韶山那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忘不了神秘莫测的滴水洞,忘不了太阳升起的地方那种神奇色彩……忘不了滚滚而去的延河水,忘不了宝塔山的巍峨与神圣,忘不了杨家岭前的郁郁葱葱,忘不了枣园处处流淌出的黄土高原的自然神韵……忘不了自驾游井冈山,忘不了那里气势蓬勃的云海,奇妙独特的飞瀑,绚丽璀璨的日出,忘不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忘不了载入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的井冈山主峰,忘不了茅坪八角楼透出来的灯光。西柏坡追踪红色足迹亦已成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处心灵故乡,“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全党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不断迎接新的考验,走向新的胜利。贵州行也有五六次了,遵义却一次没能成行,憾之。现在我一直想找机会不仅仅再次细品五芳斋,更想在静静泊着的红船前,往事如风的烟雨楼前,再次表达对红船精神的敬意,心驰神往之,魂牵梦系之。每到一地,都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心灵洗礼,纤尘不染的灵魂净化,如火如荼的精神升华。

  转眼,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九十华诞,我们一直期待,我们放慢脚步,我们放飞心情,炎炎夏日里,我们为精神找一处避暑胜地,与心灵对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一生相许。九十年的风风雨雨,九十年的坎坎坷坷,九十年的劈荆斩棘,九十年的矢志不渝,九十年的开拓进取,这是镰刀与斧头铸就的图腾,这是鲜血与生命编织的壮丽。彪炳史册九十年,继往开来党旗鲜,历经沧桑多磨难,换取中华艳阳天。

  难以被超越,一直被推崇,是近来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用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丰功伟绩,绝对妥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您懂的!有了共产党中国人民才能扬眉吐气,您懂的!

  让我们从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中汲取营养,注入活力,增强力量,震撼心灵,锤炼党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共同祝福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