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土肥站根据芭田水溶肥料试验示范方案的通知要求,于2009年9月至2010年7月在翼城县里砦镇上韩村果农张晋生的苹果树,施用水溶肥料进行效果试验。试验表明,在苹果树上采用微灌施肥技术,能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生态环保。
肥效对比效果明显
张晋生的苹果园大多是10年左右的苹果树,品种为红富士,以前的施肥方式过于粗放,一般是秋季施足底肥,大水漫灌,而且施肥量大,亩用底肥量为: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55公斤,过磷酸钙170公斤,硫酸钾25公斤;从花期到膨果期另外再追施化肥约350公斤。芭田水溶肥效果试验中,底肥量为: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26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18公斤;从花期到膨果期共滴灌芭田水溶肥38公斤,磷酸一铵29公斤,磷酸二氢钾21公斤,硫酸钾3.3公斤。最终苹果产量:常规施肥3650公斤/亩,芭田水溶肥4100公斤/亩,增产450公斤/亩。另外,同时做了其他水溶肥品种作为对照,产量为3900公斤/亩,显然芭田水溶肥在增产效果上更优。
张晋生是当地的种植能手,喜欢尝试新产品和新技术,当土肥站在他那里做试验时,他马上就答应了。由于试验需要划小区、做标记,他忙得不亦乐乎地跑前跑后,最后的试验结果他觉得完全在意料之中。“试验员给我讲了很多滴灌技术的原理,我一听确实是那么回事,所以对提高产量、节约肥料我深信不疑。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样能接受这些东西,有的来看热闹的人一见到需要这么多繁琐的设备、花这么多钱就不想用了。”
一次投入效益长远
很多人没有算清楚这笔账,从水肥一体化系统设计前期成本投入情况看,亩投入平均1500元以上,看似比较大,但是随着设计改进,在扩大实施规模的情况下,亩投入成本会迅速降低。滴灌材料的设计施用年限是10年,从长期投入来看,每年投入成本会比较低,长远效益可观。
张晋生说,其实很多人不是不舍得这些投入,就怕上了这些东西买不到水溶肥或者水溶肥的质量不好,达不到好的收益。现在看到他的园子用得还不错,已经有很多人模仿他采用了滴灌设施。“但是,我们都需要再好好学学怎么操作,因为水溶性肥料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相辅相成的产品,如果安装错误、使用不当、维护不到位,那么不但投入成本增加了,果树也结不了好果子,我们的辛苦都白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