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催人奋进的红色教育课
6月6日至7日,由浙江农资集团党委主办的“重走红色路,点燃创业情”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举行。浙江农资集团公司党委委员、经营班子成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各党支部代表等近12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浙江农资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郑军在活动上讲话,党委副书记汪路平主持有关活动。浙江省供销社直属机关党委委员、监察室副主任施剑锋出席活动。
纪念活动包括重走山区红色路、向浙农阳光希望小学捐赠音乐教室、瞻仰红军挺进师战斗旧址、表彰先进和入党宣誓等环节,内容丰富,意义深远。
在向遂昌县石练镇浙农阳光希望小学捐赠音乐教室的仪式上,浙江农资集团公司捐赠6万多元用于该校专业音乐教室建设,以解决该校艺术教育设施相对落后的现状。出席捐赠仪式的遂昌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对浙江农资集团长期以来关注老区教育的义举表示钦佩和感谢。
6月7日,集团党委在遂昌县红色古镇——王村口镇月光山公园举行了纪念建党90周年表彰仪式暨新党员入党宣誓、老党员重温誓词活动。党委领导郑军、汪路平和李盛梁分别为受到集团表彰的38名优秀共产党员、6名党务工作者和4个先进党支部代表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仪式结束后,来自集团各单位的20多名新入党党员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全体老党员也同时重温了誓词。
活动期间,党员队伍冒雨攀登遂昌县南尖岩山区,并走访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师部旧址等革命历史景点,进一步了解了党领导的革命历程,进一步增强了维护当前大好形势的信心,进一步激发了继承革命精神、加快浙农集团“十二五”发展的热情。
镜头一:雨中路
2011年6月6日,阴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在这个有着浓郁的缅怀意义的日子里,120名浙农集团的共产党员走近历史、走进老区,前往烈士战斗过的地方,寻找现代爱国者的足迹,继承革命前行者的志气,点燃浙农创业者的热情。
清晨,杭州下起了大雨,雨滴在薄雾里飞散开来,迷离了车窗外的一切,上天似乎有意为这一趟行程制造着深具历史感的朦胧和厚重。汽车缓缓地驶过钱塘江大桥,依稀能够感觉到桥面的微微颤抖。在这座抖动了七十多年的桥面上,承载了这个民族多少的苦难、求索、探寻和复兴。在桥头刻满字迹的岗亭上,守桥的战士在雨中仍然挺立如昔,慢慢地、慢慢地与我们的视线远离……
中午时分,队伍进入遂昌境内。按照活动安排,下午的任务是重走当年红军挺进师战士走过的崎岖山路,感受游击战的艰辛。而此时,雨更大了,大到连珠成线,登山可能有困难。正在大家都犹豫不决的时候,集团党委主要领导果断发出指令——冒雨登山!于是,全体人员被迅速分成三个组,进入了登山的序列。在这一段W型的山路上,队伍必须先沿着陡峭的山间小径下山,在谷底攀爬过坡后,又顺着几近垂直的石缝到另一个谷底,最后沿着蜿蜒的小路盘旋而上回到起点。或许,这种路径也正应和了历史总是曲折前行的规律。
一路上,雨水打湿了衣服,积水漫过了脚板,漫长的山路走得一些人精疲力尽。幸运的是,后半程雨渐渐停止,一派残云收度雨、缺谷上新流的景象。当大家看到山坡上线条婉转的梯田,悬浮于梯田之上的白云和白云深处的人家时,脚下的苦和累已然不在话下。雨中的山间小路,白瀑垂壁、绿树掩溪,最美丽的风景在延伸……
镜头二:歌中娃
在浙江农资集团已捐建的三所浙农希望小学中,位于遂昌县石练镇的浙农阳光希望小学可算是历史相对悠久、条件相对较好的一所。2009年,浙农集团向该校捐赠50万元建设希望小学项目。此后,集团及所属企业员工还经常去该校看望师生,并捐赠了篮球架、图书等物品。但由于没有一间音乐教室和专业音乐器材使学生的音乐教育受到极大限制。音乐老师告诉我们,全校千名学生就着一架用了十几年的破钢琴,编织着他们童年的音乐梦。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集团决定借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之机,为石练希望小学捐赠音乐教室,并赠送音乐器材。
6月7日,我们抵达了希望小学校门口,等候在那里的小朋友早已整齐地列队两旁,吹起号、打起鼓,欢迎来自远方的叔叔阿姨。学校为此次捐赠活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仪式,上百名小朋友端着小凳子坐在仪式现场,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将给他们带来新的音乐空间的叔叔阿姨。在仪式开始前,少先队员们用他们稚嫩的双手为台上的领导戴上了红领巾,赢得了全场叔叔阿姨的赞赏。
当我们即将告别校园时,学校礼仪队的小朋友们再次奏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上音乐课的教室里也传出了久违的欢快歌谣。刹那间,这所位于大山脚下的浙农阳光希望小学似乎不再有濛濛细雨,悠扬的童年歌声像浙农集团带给他们的那抹阳光一样洒在了每个人的脑海里。
镜头三:山中村
我们的车队从石练镇出发,沿着乌溪江左岸逆流而上,前往此次遂昌之行的最后一站。因为刚下过雨,乌溪江水上涨较快,水流湍急,两岸山势陡峭,放眼望去皆是成片的树林。坐在车上看右岸,在几十公里范围内除了偶尔有小块茶园旁的夯土房外,几乎看不到居民。确实,这里是两座平行狭长山丘中间的谷地,是两条山溪交汇河流的岸滩;更是曾经的浙西南革命中心,是开国第一大将的骨灰长眠之地,是无数革命英烈曾经战斗、生活和牺牲的地方。这里,就是遂昌的红色山乡——王村口。
在几位小导游带领下,我们踩着密密麻麻的鹅卵石铺就的甬道,穿过了两条狭窄的弄堂,来到一间颇有古味的木结构三层五开间房屋——当年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的师部。或许,我们可以想象在这屋子里,二十八岁的粟裕将军运筹帷幄、小试牛刀,多次粉碎了敌人的“清剿”;而立之年的刘英同志大义凛然、循循善诱,稳住了人心,壮大了队伍;500名浙江省境内最早的红军战士在冲破敌人封锁后,疲惫不堪、艰苦卓绝,但始终跟着党走的信念一如既往……
我们还来到王村口苏维埃政府旧址及挺进师八一誓师大会旧址参观。当我们踩着被水滴出深坑的石子路,历史是那样的犀利;摸着墙上的旧蓑衣,历史是那样的具体;看着连载的老画册,历史是那样的生动;听着红军小导游的讲解,历史又是那样的在传续。
镜头四:旗中人
“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峰。”——粟裕大将逝世后,后人遵其遗嘱把他的一部分骨灰撒在了曾经战斗过的王村口月光山顶,并在山坡上修建公园以志纪念。
我们的队伍在公园前庄严肃立,鲜艳的党旗怀着小小的公园树立、高高地迎风飘起。在公园入口,一首赞颂将军及其领导的红军战士的七言绝句被深深刻进了厚重的石碑,纵然流水凝风日夜轻抚,纵然岁月在石碑上留下了青苔,但丝毫不能抹去瞻仰者的追忆和崇敬。此时此地,在眼前飞舞的这面红旗之上,沾染了多少先辈志士的献血、见证了多少前仆后继的勇气、留下了多少感天动地的事迹。
公园中心的八角亭在绿树掩映下苍翠而质朴,我们的党旗在亭前红艳夺目。用鲜血浸染红旗的斯人已去,而旗中人的浩气长存。望着那红旗飘扬,回想起千百名志士血洒乌溪江;望着那红旗飘扬,九十载伟大路程历久而凝香;望着那红旗飘扬,浙农人心中再燃起了创业的梦想。在月光山下、八角亭前、党旗正面,我们的右手举到了耳边,我们的心中升起了信念,我们的誓词回荡在月光山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