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产、进口和境外开发齐头并进的理念在中国钾肥行业中提出后,几代钾盐钾肥人开始为这个目标奋进。近几年,国产钾肥生产已经有了质和量的飞跃;进口钾肥无疑是国内钾肥市场乃至整个化肥行业关注的焦点;境外开发钾盐项目也在稳步推行。我国境外开发钾盐项目尚处在萌芽期,需集聚几代人心血的项目一直在默默地“摸着石头过河”。中国农资传媒多年来密切关注钾盐境外开发项目,曾实地考察、见证了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陆续推出境外开发相关详细报道,不仅从客观上认识到境外开发不易却有利、困难重重却意义深远,更能感受到几代人为了中国钾肥“三足鼎立”的目标而孜孜以求、倾付心血的毅力和魄力。
中国、美国、巴西、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钾盐消费量几乎占了全球消费总量的2/3,但这些消费大国的钾肥产量仅占全球产量的9%。资源量和消费量严重不平衡,造成了当前国际钾肥资源和供给的垄断。为此,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有关专家多次论证建议国家支持和鼓励企业“走出去”,达到“增加国内生产、减少海外进口、建立海外钾盐基地”的战略措施,从而满足国内钾肥需求。正在我国钾肥行业急需产量突破口之时,一批专家和企业家高瞻远瞩,“站起来”,带领钾盐开发项目“走出去”。
老挝钾盐资源丰富,政策环境较好,工业开发潜力较大,因此中农矿产资源勘探有限公司、云南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四川开元集团、中国水电矿业(老挝)钾盐有限公司,以及青海中航资源有限公司等陆续在老挝投资开发钾盐开采项目。在未来3-5年内,包括中农矿产10万吨、云南中寮5万吨、中水电12万吨、四川开元50万吨在内,境外四家企业将有近80万吨资源在东南亚释放。五年后四家企业近400万吨的产能投产,相关人士表示未来老挝开发钾盐资源的流向主要是国内市场。云南中寮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永曾向本报透露,根据国内的资源和市场需求情况,立足集团内部生产需求是企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企业只要能从生产技术优化摸索出更科学的生产方式,实现项目的满负荷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未来的市场是很乐观的。
如果说老挝钾盐开发项目迈出了我国钾肥行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那么加拿大钾盐是境外开发的另一条主干。2007年2月,国土资源部与中川矿业公司合作,确定赴加拿大开展钾盐勘探项目。2008年3月,地质科学院盐湖中心主任郑绵平院士带领研究团队赴加拿大萨斯卡彻温省考察,确定钾盐开发项目,开启建设海外钾盐基地。2008年9月,中川矿业公司取得了萨省政府颁发的钾矿KP-488探矿证。2009年10月,18位院士及专家从资源、工程、法律、政策环境等方面充分论证KP-488的可行性。2010年2月,加拿大北环勘探咨询公司(North Rim)出具北美矿业通用的43-101报告,评定KP-488区块氯化钾资源量9.03亿吨。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0年6月24日进行加拿大国事访问,KP-488项目成为两国签署的14项重大合作项目之一。
国内钾盐企业“走出去”并不是贸然行事。有了政府和各界的大力支持,企业才更加坚定“走出去”的信念,路子也能走得更稳。我国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出面与加拿大和老挝相关政府洽谈合作,在中国与两国政治合作友好稳定的大背景下,钾盐境外开发也为中外经济合作做出重要贡献。国土资源部、国内科学设计院为境外开发尽力献策。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也非常支持境外开发,认为我国投资境外钾资源开发的企业,与国内有钾肥产业基础的企业有着血脉关系,他们对国际国内钾肥市场、钾肥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准确把握,这将推进我国的钾肥行业实现更健康、更理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