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6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科技抗旱“碧护”有新招


  又是一场旱灾,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除了常规的浇水等抗旱措施外,有没有科技抗旱节水措施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此,将近几年来用于抗旱中收效明显的生物技术产品“碧护”做一推荐。 

  “碧护”在干旱胁迫下可诱导植物体产生更多的细胞分裂素、维生素E、脱落酸、可溶性糖等小分子抗旱物质,其中细胞分裂素增加21.6%,有效促进根系生长,吸收根层水分以及更深层土壤水分;维生素E增加140%,保护植物细胞膜不易被氧化,同时“碧护”能通过增加糖酵解中磷酸果糖激酶的含量,提高糖酵解速率,提高细胞的能量水平,增强细胞活性,达到提高作物自身的抗旱性。

  从2006年开始,北京成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依托科研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在北京、吉林、黑龙江等省市的6大作物上进行了“碧护”的试验示范,均取得显著的抗旱节水和增产增收效果。 

  2009年初,我国华北、西北的小麦和油菜受到干旱严重威胁,有关农业专家建议使用“碧护”缓解旱情,在推广地区收到良好效果。2010年春,西南地区50天干旱无雨,大面积作物干枯,但用过“碧护”的作物长势良好,贵州省有关领导视察后,建议推广这一科技抗旱措施。  2010年,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农业技术处在陕西省和河南省安排针对小麦的抗旱节水试验。陕西省土肥站用“碧护”处理,小麦亩产470.8公斤,亩产值941.6元,比对照亩增效益66.8元,投入产出比为1∶6.7;河南省孟津县土肥站使用“碧护”对小麦抵御干旱、低温冻害和病虫害的效果显著,平均每亩增产30.57公斤,增产率达6.96%。        

(张铁峰)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