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这些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污染了耕地、水等农业之本,还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
我国的农业正在工业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无机能等裹挟着一路狂奔。据了解,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介绍,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据蒋高明介绍,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从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变化图上看,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而现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但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没用完,都变成了污染。”蒋高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