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5版)
刘安辉说:安邦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我们只做自己擅长的,帮助农民赚到钱,农业有生命力,我们就有植根的厚土。现在安邦公司正努力帮助农民扩大规模。曹宏贵,安邦科技公司大区经理,他现在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农户扩大土地流转。他说,农资流通企业服务大户是今后的经营方向,只有规模化了才能获得大发展。现在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社员耕种300到500亩地的不在少数,有的已经发展到1600亩地,同时安邦还注意培育、吸引新的流转户加入。采访当天,刘安辉告诉记者:今天又有几个大户带着3000亩的桉树基地、1100亩的罗汉果基地加入安邦,安邦跟他们签了五年的服务合同,还要帮他们测土配肥。
“种田也能致富”的理念在安邦所到之地越来越深入人心。安邦金兰(镇)基地就有位20多岁的年轻人从外地回来流转租种300多亩土地。安邦通过服务和分工协作,实现了与三农的深度融合,成为农村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也对国家农业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安辉告诉记者,三月初,安邦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营模式,陆续开了7家服务中心,现在,安邦的发展思路清晰,安邦的发展模式农民接受度高,这就是有生命力的表现。经过六七年的探索,安邦模式已经可以复制推广,计划今年开50家服务中心。
刘安辉带领安邦人将目光投向更远、更大的市场。他说:“整个衡阳市有100万亩耕地,目前安邦参与流转30000亩、服务60000亩,只占100万亩的十分之一。将来计划要达到50%,才是比较合理的规模。安邦还要在优质农业、环境保护、水利建设等领域进行新的探索。安邦要走出衡阳,走向更广阔的三农空间!”
记者手记
“非典型性”的典型意义
在衡阳的采访持续了三天,“非典型性”是最先涌出记者脑海的字眼。一个农资公司,从上到下,嘴上喊的、手里做的、脚下跑的都是“土地流转”。让人感觉怎么好像不务正业?
什么是农资公司的正业?房地产、快消品?那是多元化。有农业,就有农资行业,农业这个服务对象变了,农资这个服务行业就要跟着变,变得及时、变得到位,这就是农资的正业。
衡阳地处湖南南部,土地面积广阔,正处于农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但他们的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与广袤的东北又不一样,与农业土地稀少的东南发达地区也不同。那么,“安邦模式”又有什么典型意义呢?这可能有待在发展中去挖掘和领会。但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服务是作为销售农资的手段,还是作为企业的根本定位,这是农资企业能不能跟上农业转型步伐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果服务是手段,甚至是口号,仅仅满足于配合种肥药的销售,那么传统农资企业的价值就大大弱化;相反,如果将服务作为企业的本质价值,深刻参与到农业的转型中,那就必然强化农资企业的价值、深孚农民的信赖,成为“三农”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引导者。
这样的“非典型性”或许正是领先探路者那奔腾、矫健身影留给人们的印象吧!这或许就是“安邦模式”的典型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