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5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十二五”化肥行业重在细化发展
氮肥企业将减少到200家以下,磷肥企业将减少到150家以下

  本报讯 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企业整合和重组,以及大型化肥基地建设,促进基础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届时,氮肥企业数量减少到200家以下,大中型氮肥企业产能比重达到80%以上;磷肥企业数量减少到150家以下,大型磷肥企业产能比重达到70%以上。

  据预测,“十二五”及2020年前的化肥需求还将有小幅增长,按粮食自给率98%测算,预计2015年化肥需求约5100万吨,2020年约5300万吨。

  根据初步规划,国内化肥行业未来5年的产量和产品结构目标是:氮肥、磷肥自给率保持110%-120%,钾肥自给率60%以上,高浓度肥料维持合理比例。化肥产业结构目标是,2015年原料产地化肥产能比重提高到70%,能源产地特别是具有能源优势的粮棉主产区实现尿素自给。

  “十二五”期间,化肥行业技术装备发展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氮肥工业:大型企业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吨合成氨综合能耗降到30吉焦以下,以煤为原料的吨耗降到50吉焦以下;吨尿素氨耗降到575千克以下;原料本地化率达到70%,动力自给率达到60%。

  磷肥工业:磷资源加工利用率显着提高,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氟回收利用技术进一步推广。

  钾肥工业:氯化钾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盐湖卤水制取硫酸钾技术进一步完善,钾矿伴生资源综合利用和难溶性钾资源利用技术有所突破并逐步推广。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通过企业整合和重组,以及大型化肥基地建设,3-4家大型钾肥企业集团规模将进一步壮大。同时,化肥工业经济效益将显着提高,资产利润率达到工业行业平均水平,有竞争力的产能比重要从40%提高到70%。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磷复肥工业的发展还要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到2015年,湿法磷酸净化替代热法磷酸150万吨,全行业磷石膏利用率要达到年排放量的30%。

  目前,磷复肥重点发展方向已定,主要有:控制磷肥总量,防止盲目发展,3-5年内不再新建和改扩建项目;提高中低品位磷矿利用率,增加资源保障程度,以优化资源配置、兼并、重组、联合来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技术进步步伐,开发新品种,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改善经济效益;加快标准体系建设,提升行业形象,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积极开展资源的综合利用。

  磷复肥“十二五”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的磷复肥品种是:缓控释肥料及专用肥料、功能肥料,适用于节水农业的滴灌肥原料,采用肥水一体化技术的液体肥等新型肥料及各种专用肥。同时,DAP、MAP、TSP、NP、磷酸基NPK复合肥暂不发展;SSP、FCMP中的磷含量虽然较低,但含有硫、钙、镁、硅等作物需要的中量元素,同时可以利用品位较低的磷矿,能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可保持现有生产能力,但不宜再扩大规模;加强对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将难溶性的磷变为植物易于吸收的养分等新型肥料的研究。

  另外,“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建立磷复肥行业的淘汰机制,三年内现有硫铁矿制酸装置采用水洗净化流程以及10万吨(含)以下硫铁矿制酸、20万吨(含)以下的硫磺制酸装置逐步退出市场,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不到10%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