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已是北方大部分地区花生播种的季节,辽宁和河北北部花生种植区前两年不同程度地出现过出苗率低的问题,甚至个别地方的烂籽现象也较严重。有些农户通过免费咨询服务电话多次向专家咨询,为什么花生出苗率低?怎样才能保全苗?对此生产难题专家作如下分析:
出苗率低的原因
花生原产于南美,是喜温作物。种子特点:一是大粒型子粒,百粒重平均在50克以上,有的品种可达80克以上;二是种子具有休眠特性,必须经过一定的储藏和“后熟”才能完全发芽。花生种籽从发芽到出苗对土壤的水、气、热条件要求较严格,只有满足其要求做好播前和播种系列工作,才可保证全苗。
要保全苗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首先是温度,最低萌发温度为12℃,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例如密枝亚种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5℃;疏枝亚种从播种到出苗需要大于12℃的有效积温要高于115℃。春花生从播种到出苗需10-20天,而往往春天花生播后气温变化反复,不利于出苗。花生进入幼苗期所需的最低温度为14-16℃。种子要吸水,只有充分吸水膨胀后才可萌动,花生从萌动到出苗需要吸收种子本身重量的4倍水分才可完成出苗。所以播种前后为了保证正常出苗 ,一定要做好农地保墒。第三是通气条件,花生萌发过程耗氧较多,如果土壤空气中含氧量太少会影响出苗。这些要求决定了花生喜欢土层深厚、疏松通气、渗水保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沙壤土。
种子质量也很重要。选好种后进行种子处理,首先要晒种以提高种子生活力; 要适时剥壳,不宜过早,剥后当天或翌日播种;在晚播时还需浸种催芽等。
关键技术措施
1.适时播种:不要盲目求早,遇到低温天气,可以适当推后播种,播期的选择主要看气温条件,只有当气温稳定在12-14℃以上播种才保险。播前是否浸种催芽,特别要注意当时条件,在土壤墒情好、温度低、适期或偏早播种时,无需浸种催芽;只有适当晚播、墒情又好时才需浸种催芽。另外,在补播时可以适当催芽同时拌种、接种根瘤菌等。
2.播前播后的土壤保墒措施是全苗的重要基础。
3.播种深度要适中,花生播种有穴播和单粒条播两种方式,穴播2粒种子,播种深度要根据土壤墒情而适当调整,墒情适中时播深宜在4厘米左右;深度调整最浅不浅于3厘米,最深不深于7厘米。
4.花生的种肥应该选用普钙、二铵或低氮高磷中钾的复合肥品种。不宜采用单质尿素或高氮尿基复合肥。有的地区要考虑施钙肥,防止出现空壳现象。
5.春播花生烂种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的。外因是春季气温上升慢且不稳,花生播种后如遇寒流侵袭会遭受冷凉与偏湿的双重胁迫,这对于喜温性花生的出苗很不利。内因是花生种子出苗对环境条件(主要是温、湿、氧)的要求高。凡是一些播期偏早而又预先进行了浸种催芽的,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烂种问题。
总之,在花生高产载培中,好种子是关键,只有做好种子处理,掌握播期、播深,合理选择种肥品种与正确运用浸种催芽技术等系列措施,才可以实现花生全苗,为高产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