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夏敬源:
建立农资新理念 服务现代农业
我国农村有五大发展趋势:一是主体多元化;二是生产规模化;三是经营产业化;四是服务专业化;五是技术轻简化。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这“五化”会引起整个农资发展,包括产品的性能、营销模式很大的变革。
现代农业是个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方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核心。
建设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就是要转变方式。农业发展方式有四大转变,即农业生产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规模型集约型转变;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最终实现新的“四化”,即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专业化服务。
时代呼唤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所以中国现在的发展关键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核心是发展现代农资的理念。发展现代农资的方向在在于产品绿色化、技术轻型化、推广人本化、服务专业化。农资人一定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成长不成长,实战不实战,把方向把握准非常重要。首先,所谓产品的绿色化,即品种一定要高产、优质、高效、抗逆一体化,肥料一定要长效、高效、生态。现在农民不愿意追肥,缓控释肥,特别是应用在马铃薯上,肥和种子同步下去效果非常好。我国缓控释肥的发展颠覆了国外的发展趋势,国外的缓控释肥主要是在草坪上用,我们却用在农作物上,这是中国特色的农业所决定的,所以很有发展前景。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最近准备做一个大的推广计划,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国家政策,也是中国农资特性和推广方法双改变的崭新模式,将会非常有生命力,完全体现了现代农资的理念。第二,技术轻简化。我们调研发现,现在农村种地可以说不是种地而是看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在这种情况下,搞现代农资再也不是一家一户去推销了。第三,水肥一体化技术,可以称作中国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是灌溉和施肥联合运作的技术,即根据作物需水需肥规律少量多次灌溉。再次,推广人本化。要培养忠实用户,大的企业通过对农民的知识传播,把他们变成忠诚的用户,必须走这种方式,以人本化的方式培养用户。最后,服务专业化。国外农资企业给我们的专业合作社培训,专门卖农药,意在培养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未来推广的载体。所以,我们现在要抓住先机,对有潜力的合作社进行培养,这非常重要。
总的来讲,一定要围绕现代农业的建设,要转变发展方式,必须建立现代农资的理念,推进现代农技推广。未来农业推广的理念一定是人本化。培养生产者、决策者、经营者一体的格局是我们的长久政策,推广的格局多元化,推广服务专业化,推广手段现代化,推广行为法制化。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建平:
要结合农资特殊性研究常胜之“道”
俗话说“做生意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胜靠道”,本次会议研究的就是“道”,就是研究农资行业长远的发展。
农资非同于一般的产品,因为它事关“三农”,涉及到农民,是政治敏感性很强的产品。只要农资行业稍有风吹草动,国家领导人就会格外关注。正因为农资行业是市场关联度非常强的行业,小小的化肥虽然没多大产业规模,但实际上它是牵连整个物价指数的源头。农资涨价粮食就涨价,粮食涨价食品就涨价,食品涨价后整个通胀就无法控制。国家重视农资,并不是单就化肥说化肥,就农资说农资,而是从源头抓住宏观调控整个经济的重要环节。农资的兴衰成败发展不仅关系化肥,更是涉及到整个经济运行环境的平稳与否。所以大家在研究商业模式、成长模式之“道”时,要考虑到行业特殊性。
农资行业区域性差距非常大。研究商业模式不能摆脱区域性,实际商业模式千差万别,只有适者生存。要考虑到它的政治敏感性和关联性、区域性,这三个方面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创造出商业模式。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且同实战相结合才能达到模式创新和双赢。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大的产业背景,结合大的经济宏观运行形势,再结合我们自身的农资特点,创造出实用的商业模式。
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 查迎新:
让农资企业在突破创新中成长
成长是中国农资行业变革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每一位农资人共同的心愿与目标。在农资行业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同时也看到了行业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厂商关系、发展模式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实现行业在成长过程中的突破与创新,更加成为农资行业面临的新课题。作为农资行业的专业媒体,我们看到行业发展中的困惑与迷茫,尤其是农资流通企业,如何建立更稳健的厂商共赢关系,如何建立适应自己的连锁发展模式,如何拓宽企业商业融资平台,一系列问题都成为农资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企业需要突破的瓶颈。
本次论坛定位于中国农资成长模式与营销实战,其中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成长模式,另一个则是营销实战。成长模式将是企业未来发展壮大的战略性根基,决定企业发展的方向。营销实战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具备的内容,决定了企业的生命。此次论坛以分析讲座、对话访谈的形式,通过剖析影响农资企业经营发展的诸多因素,解读农资商业新模式,分享农资实战成功案例,突破束缚农资企业发展的思维枷锁,探讨农资企业做大做强发展的新思路,衷心祝愿大家在农资行业成长的进程中实现超越,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