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服务现代农资 实现快速提升
中国农资成长模式与营销实战高峰论坛胜利召开
《中国农资》记者 刘学胜

  4月27日,“中国农资成长模式与营销实战高峰论坛”隆重举行。
  4月27日,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还举办了“中国农资经营与资本运营对接”座谈会。

  4月27日,由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传媒主办,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北京)公司、亿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支持,湖北鄂中丰神农资有限公司、江苏苏农农资连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农农资连锁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协办的“中国农资成长模式与营销实战高峰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在行业经营环境变化,农资企业经历快速发展之后遭遇发展瓶颈的关键时期,论坛吸引了业内100多名代表积极参与,就农资经营的模式创新畅所欲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企业的模式创新不能照搬照抄,一定要找准自身优势,但是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必须要让自己的模式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时代呼唤现代农资

  作为经营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行业,农资的经营模式与农业生产的变化紧密相关。在本次论坛上,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夏敬源明确提出,在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正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呼吁现代农资与现代的农技推广模式与其相适应。

  对此,农资营销专家麦子逊表示认同,他在论坛上明确表示,农资行业的变化已经不是业务层面上的变化,行业内部已经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相对于过去的经营是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外部经营环境发生质变之后,企业再按照原来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必须重新定位,找到新的发展方向。

  针对现代农资的发展方向,夏敬源提出农资的发展方式要从效益转向效益与效率并重的方向改变,要切实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生产方式要注重由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确保所推广农资产品的质量;推广方式要由推广产品转向产品与技术并重,不能只是将产品简单地推销给农民,关键要把产品的服务提供给农民。具体来说,就是产品要绿色化、技术要轻型化、推广要本土化、服务要专业化。

  要将现代农资发展好,一定要有一套完善的现代农技推广体系与之配套,这也是夏敬源的夙愿。他在论坛期间提出了“一主多元”的新型农资推广体系,在政府的主导下,企业、科研单位等积极参与,创造出一套充满活力而又持续发展的多元推广机制,从而为现代农资的发展提供支撑。

  找准方向快速提升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题,如何实现企业的快速提升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焦点。与以往不同,本次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开诚布公地就目前农资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机遇进行深度剖析,从而找到提升方向。

  通过规模化提供行业运转效率,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快速发展的平台。在论坛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农资局局长、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杨建平提出,现在全国有39万多家农资经销商,16万家化肥经销商,这么大的规模,产业集中度能集中吗?效率能提高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漆云兰进一步提出,中国每年的农资市场总量在1万亿到2万亿,但农资企业销售过百亿的却屈指可数,而其他行业过百亿的零售企业非常普遍。因此,不管是锦绣千村连锁通过服务品牌的方式搭建连锁平台,还是亿农农业科技通过投资的方式整合经销商的模式,都得到了与会代表的积极关注。

  提高企业创造增量利益的能力,从而抓住市场竞争的核心。在本次论坛期间,锦绣千村农资连锁公司董事向林伟提出了“增量利益”的概念。他指出,目前很多厂商之间的合作是在争夺存量利益,将厂家或者商家篮子里的鸡蛋多拿一些到自己篮子里面,但是产生的利益总量并没有增加,这样的模式也就难有竞争力,无法实现企业的快速提升。而增量利益的概念,就是将蛋糕做大,提高每个环节的利益总量。以农药企业为例,现在一般农药制剂企业的毛利可以达到40%,但最终的纯利只有4%,中间35%的成本都花在了过多的流通环节方面,如果流通企业能够大大降低流通成本,与厂家共同分享节约出来的利润,自然能获得厂家认可。在这个方面,金正大的快速发展为行业提供了榜样。山东金正大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郇恒星在论坛上透露,金正大推广产品的时候首先让经销商意识到推广的缓控释肥是高科技产品,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同时教会经销商会议营销等多种营销策略,帮助经销商实现了终端管控模式的提升,这才有了金正大客户极高的忠诚度。

  打造流通品牌,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如果流通企业只能帮助厂家卖货,为什么厂家非要选择你这个流通商?这是在本次论坛期间不少代表所提出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流通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树立自己的品牌,通过强大的服务能力确保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上游企业和下游的零售商及农户愿意与自己合作。对于流通品牌的建设,麦子逊直言不讳地提出,不要指望通过狂轰乱炸的广告来树立品牌,必须要打造自己实实在在的服务能力,现在很多企业开始深入基层为农民提供服务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世成提出要想打造企业的流通品牌,需要将农业技术的推广作为产品推广的先导,有一套完整健全的技术营销队伍,做到位之后,自然能吸引厂家抛来的橄榄枝和基层零售商的参与。

  理性创新以道致胜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没有只是将眼光放在快速发展上,而是开始更多地关注如何理性对待创新,如何通过创新实现长远发展,最终将社会责任感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热点内容进行了深度探讨。

  在探讨通过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华农连锁在大农业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常熟市农资在服务大户及工业产品方面的成功参与都得到了与会者的认可。在分享成功经验的时候,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罗天生提出,企业要进行模式创新,首先要考虑企业所掌握的资源和自身的能力,要看到自己背后有多大的能力在支撑自己的平台,同时也要看自身所处的产业链的位置,让自己有多大的能力和资源去做相应的事情。之后再根据价值去整合资源,从而将资源的优势发挥出来。因此,在模式创新上没有一个完全标准的答案,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优势,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就可以了。

  当提起企业的长远发展,杨建平给与会企业代表提出了忠告:做生意的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胜靠道。本次论坛,我们不是要研究赚一、两块钱的问题,而是研究农资行业长远的发展,用什么样的道来经营我们的思想,用什么样的道来发展我们的农资行业,这是有长远历史意义的话题。罗天生则直言不讳地说,我们难以赚到更多的利润,在于我们的境界不是很高,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如果还想靠歪门邪道,肯定是走不远的,而且不仅要让产品质量有保证,还要让企业成为别人发展的阶梯,能够帮助别人发展,当我们全心全意为全社会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时候,企业想要不发展,其他人都会不答应的。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