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春耕启动在即,湖北市场的化肥储量能否满足春耕需求?本报记者就此问题对湖北市场进行了调查,发现今年湖北市场呈现“价格高、库存低”的特点,但是就春耕期间的总体供需来讲,仍然供略大于求,后市或以平稳为主。
全省春季需肥约400万吨
据了解,湖北省今年春耕生产期间需要各类化肥大约400万吨左右,其中尿素120万吨,复合肥150万吨,钾肥20万吨,碳铵50万吨,磷肥60万吨。由于2009年和2010年化肥市场销售价格严重倒挂,加之2010年8月份以后,化肥价格又一路猛涨,致使今年大部分基层经销商由于担心经营亏损而不敢进货,因此今年社会库存量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下降。以湖北省仙桃地区为例,正常情况下仙桃市场的春季化肥社会库存应该在1.5万吨左右,但今年仙桃市场的实际库存仅有2000吨左右。因此,虽然今年春耕期间化肥市场能够保障供应,但也不能排除局部地区、个别品种短时段内会出现断档脱销的情况。
后市或以平稳为主
目前,湖北省的化肥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尿素出厂价为2000元/吨,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200元;农用钾肥港口价为3000元/吨左右,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200元;45%氯基复合肥出厂价为2450元/吨,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300元;碳铵出厂价为720元/吨,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100元;12%过磷酸钙出厂价为480元/吨,比去年同期每吨上涨了100元。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渠道的湖北农资集团为保证春耕用肥,正积极推进2010/2011年度化肥淡季商业储备任务。据悉,湖北农资集团按照相关要求确定的储备规模、储备时间和储备方式,研究制订了淡储任务量采购计划。2010年10月-2011年2月,公司已累计购进各种化肥76.4万吨。其中尿素42.6万吨,复合肥23.4万吨,钾肥10.4万吨。到目前为止,湖北省社会库存量为300万吨左右,其中供销社系统库存占总量的70%以上,加上3-5月份,湖北省内可生产化肥150万吨左右,总体来看,湖北省春耕期间可供货源达450万吨。如果不考虑调入调出因素,可以满足湖北省春耕生产期间用肥需要。由此预计,湖北省春耕期间化肥市场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尿素出厂价将会维持在2000元/吨左右,化肥出厂价格下降的空间不大。
三大因素助推肥价
去年8月份以来,在出口拉动、节能减排、成本推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化肥市场形势发生了急剧逆转,各品种化肥价格在“淡季”逆市而上,全面上涨。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出口影响与国际市场的拉动推高肥价。由于去年下半年国家执行淡季化肥7%的出口关税,在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价格走高的情况下,低关税加大了出口量,也拉动了价格急速上涨。另外,受国际油价上涨、经济加速恢复以及冬季天然气需求量激增等因素影响,国际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助推国际化肥价格上涨,并刺激了国内化肥出口及价格的上扬。
其次是生产成本推动。化肥属资源性产品,由于化肥生产所需的煤炭、天然气、硫磺等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使生产化肥的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各地为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除对化肥等高耗能企业停产限产外,还对煤炭开采企业进行限制,助推煤炭价格自去年6月以来不断上涨,抬高了煤头化肥企业的生产成本,以煤头企业为例,目前尿素生产成本为1850-1900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00-250元/吨。与此同时,国家将工业用天然气出厂基准价上调0.23元/立方米,并允许上幅10%,使得气头化肥企业的合成氨成本平均每吨增加350元以上。生产磷复肥所需的硫磺原料价格,更从去年7月初的700元/吨狂涨至目前的1400元/吨左右,大幅增加了磷复肥企业的生产成本,助推化肥价格全面上扬。加上其他原辅材料提价、人工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加等因素,使得化肥生产成本急剧增加。
再次,国家节能减排影响肥价。去年下半年,自国务院要求各地务必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合成氨及氮肥企业成为关注热点,尤其是合成氨产能在15万吨/年以下的中小氮肥企业,成了地方政府的重点“关”“限”对象。受其影响,全国尿素产量有所减少,助推化肥价格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