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1年2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历史的回顾
江淮地区终于有了红四方牌尿素
中盐红四方集团 程家华

  合肥化工系统企业员工一定记得,2001年3月22日,合肥四方集团“813”尿素工程竣工投产,从此结束了合肥地区没有生产尿素的历史,同时也为江淮地区农民用肥带来了好处。

  合肥四方化工集团的前身是1958年建厂的合肥化肥厂。1983年,我担任该厂厂长,合肥化肥厂的年产值是500万元。1997年,合肥化肥厂通过14年的发展,年产值达到3.3亿元。14年间,企业以平均22%的增长速度向前迈进。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企业考虑上一套先进的尿素生产装置。这是一个资金高达五个多亿的化肥大项目,那一年,合肥四方集团自己争取到了两个多亿,仍然缺口两个亿,贷款困难,银行不愿意,到省政府和市政府寻求支持,都告之没办法,最后到化工部和国家计委去,对方说也没办法。当时身在北京的我得知朱镕基总理到合肥视察,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在朱镕基总理到合钢视察之前,我争取到被朱总理接见的七个企业家之一,我汇报的主题,是合肥四方集团正在为资金而头疼的尿素新装置“813”建设大项目。

  为了加深朱总理的印象我又给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第一段写我对化工的感情,从我进大学学习化工开始谈起;第三段写我大学毕业后进了工厂,当了一名化工工人。第四段写我在工厂的工作情况,对化肥厂非常热爱,第五段,写我非常想上新项目,为了这个项目,奔波数月,寝食难安,现在这幅画已经画好了,就缺最后一个圆,最后一笔了,没办法,我只有请朱总理帮忙了。我没想到朱总理回到北京不到两天,国家开发银行就打电话给我了,说我们明天到你厂里了解情况。记得总理在批文上说,“这样一个化肥厂,是支持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企业,已经搞这样了,相关部门为什么不支持,请你们举一反三。”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封信,换来了七个亿,救了全国八个中型氮肥厂。

  我记得上该项目要5.16亿元,由于资金暂时遇到困难,影响了员工的情绪,导致工程进展受到了影响。为稳定人心,激发员工的热情,我和企业高管同事们在各种不同场合作报告,讲事实,争取支持,还带头深入工程现场处理难点;我们还经常深入车间和党员、群众促膝谈心,把企业的现状和困难的原因说给他们听,加强沟通;公司各级党组织的负责人登门到困难职工家庭慰问;与此同时,公司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吃住在工地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职工消除了思想顾虑,焕发了热情,300多名职工自发拎起背包来到工地,和领导一起“背水一战”。当时企业行政大楼里面摆了很多张床,买了很多蛋糕和牛奶,所有干部都吃住在厂里,全部都在干,一直到新设备开车成功。经过1个月的苦战,“813”尿素工程一次性开车成功。这在全国同等装置能力的工程中,是罕见的。

  后来这事就圆满的划上了一个句号。合肥四方集团企业报有历史记载:1996年3月21日,时任化工部部长顾秀莲在安徽省省委书记卢荣景、原省长回良玉等省市领导陪同下,为公司13.2万吨尿素工程开工奠基。朱镕基总理先后两次对该公司“8.13”尿素工程作出重要指示。

  该工程投产后,我记得中央媒体发的新闻稿说:2001年3月22日,合肥四方集团“813”尿素工程竣工投产,从此结束了合肥地区没有生产尿素的历史,同时也为江淮地区农民用肥带来了好处。四方集团“813”尿素工程(即年产8万吨合成氨、13.2万吨尿素工程)总投资为5.16亿元,是国家“九五”化肥重点项目、安徽省利用亚行贷款治理巢湖污染项目之一,也是省重点建设工程。尿素工艺引进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意大利斯纳姆公司氨汽提技术,整个系统采用DCS集散控制。该工程从论证立项到建成投产,历时10年。在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参加工程的建设者们努力拼搏,终于使工程于今年3月12日一次投料成功,目前运行平稳。四方集团的前身——合肥化肥厂始建于1958年,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奋斗,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产值年平均增长22%,连续十一年产值超亿元,利税超千万元,由生产单一品种碳酸氢铵的小化肥厂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合成氨、尿素、复合肥、三聚氰胺等多个新产品的国有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去年,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元,销售收入5.3亿元,利税近2000元,成为合肥市十大工业企业集团、安徽化工十强和中国化工200强企业。“813”尿素工程投产后,可形成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据悉,四方集团将以“813”工程投产为契机,在“十五”期间继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市场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力争到“十五”末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1亿元,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合肥四方集团党委因在企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安徽省、合肥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石化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并在建党八十周年之际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