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1年1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奋发进取,努力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会长 顾国新

     回顾五年:协会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扩大、提高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成立于2005年12月,至今已五年届满。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农资领域政策、市场、资源、供求、体制、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国内化肥产量大幅增长,总量平衡,自给有余;二是我国化肥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政策、市场、体制、机制发生重大调整。

  五年来,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牢牢抓住国家支持、重视“三农”工作的契机,站在行业前沿,协调争取政策,反映行业诉求,引导企业发展,拓展服务功能,加强行业自律,扩大行业覆盖面,各方面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圆满完成了协会三届理事会的预期工作目标,同时为“十二五”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参与宏观政策研究制定,政策争取成效明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反映会员诉求,争取政策有新成绩、新突破。客观报送信息,促成行业重大政策的出台。积极推荐会员企业承担国家化肥淡储任务,参与完善化肥储备体系研究。

  (二)把握行业脉搏,组织亮点纷呈的活动,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不断扩大、提高。协会连续两年推出“中国农资流通行业诚信建设十佳示范企业”;评选公布了54家国家认可的A级以上信用等级企业名单。协会联合中国农资传媒组织发起农资企业,捐建了第一所全国百佳农资希望小学。在全国经销商年会上第一次采用现场投票的方式,评选出30家“2010年度中国农资经销商最佳合作厂家”,并首次发布我国农资流通行业第一部“白皮书”——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协会连续11年与中国磷肥工业协会联手打造“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协会配合中国农资传媒举办农资总裁圆桌论坛、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颁奖典礼、掺混肥料行业发展论坛等,抓住不同时期行业关心的重大前沿问题,服务会员企业,增进沟通交流,改变了行业多年来忽视市场经济背景下宏观全面信息交流的理念。

  (三)深入开展市场调研,信息工作在多层次、专业化上取得新突破。协会信息服务工作力度明显增强。网站、刊物改版更新,《农资月报》、《农资快报》、《信息专报》等信息产品分送会员单位和国家有关部门参考。协会组建QQ群,利用现代信息沟通手段,收集市场信息,初步打造形成多层次、专业化的信息服务平台。协会建立了“全国农资市场监测信息系统”,在众多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数据来源、信息频次、产品种类不断拓展,已成为会员企业了解全国市场动态的一个重要窗口。 

  (四)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积极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协会多次帮助农资企业协调解决化肥铁路运输运力紧张问题,积极帮助受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区申请救灾应急化肥,为受自然灾害造成化肥延误到港的企业向海关总署申请免予补缴化肥出口特别关税等。

  (五)加强协会自身建设,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新提升。5年中,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成立了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掺混肥料分会,会员增长了2.65倍,会员结构突破了系统、行业、所有制和地域限制,会员范围扩大到农资生产企业、民营企业及区域性龙头企业和地方农资协会。协会已与国际上相关农资行业组织初步建立了联系,并制定了协会会员多批次、多层次出国考察交流计划,加强农资领域国际经贸合作。

  开局之年:要不断增强协会功能,奋发进取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建设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新一届理事会奋发进取的履新之年。中国农资流通协会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自律、协调、服务、维权的一贯宗旨,贯彻落实好十七大提出的“规范发展行业协会和市场中介组织”的有关要求,不断增强协会功能作用,更好地为政府管理、行业发展、企业改革出力献策。

  (一)继续做好政策研究和情况反映,坚定维护行业和会员利益。准确研判市场形势,多渠道、多方位搜集汇总信息,反映行业动态,表达会员诉求。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协调沟通争取,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特别就行业内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研究反映,力求见事早、情况准、行动快、可操作性强。继续发挥疏通产销、协调政府、行业、企业、农民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产业进步和行业健康发展。

  (二)打造品牌活动,提升信息服务专业化水平。近几年协会在打造品牌活动方面已有了较好的基础,四届理事会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紧密地结合广大会员单位关心关注的内容,把这些品牌活动搞得更有质量。协会信息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度、专业化水平,为会员单位提供及时、专业、高质量的信息和建议。

  (三)强化项目建设,推进市场体系发育完善。在巩固完善协会现有“全国农资市场监测信息系统”项目的基础上,发掘协会项目新亮点,加快“全国农资产品质量溯源系统”项目的开发试点。继续举办契合农资企业实际需要的培训活动、经验交流活动等,规范农资连锁经营,扩展信息采集渠道途径,推进现代农资流通体系的建设完善。

  (四)拓展内外交流,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加强与行业内外、上下游、地方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协会间项目共建,联合举办活动。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与合作。协会已与国际肥料协会、澳大利亚肥料工业协会、新西兰合作社协会、印度肥料合作社、日本农药工业协会等多个国际组织建立了联系。今后协会的对外培训、考察将实现常态化,为会员开展国际间交流和经贸合作打开新的窗口。

  (五)加强协会内部治理,完善体制机制。

  协会发展增强会员实力,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一要树立合作意识,不断做大做强。企业的经营发展一定要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希望会员企业真正树立起合作意识,从实际出发精诚合作,真正实现做大做强。

  二要创新农资供应服务方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在扩展连锁经营、拓展资源渠道的同时,采取现代流通方式,设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增强网络的控制力和利用率,实现供应链延伸、产业链融合,不断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三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我们的会员单位都是有责任感的大型企业,光说空话和喊口号都不行,应当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