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月7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国港口钾肥进口偏冷

《中国农资》记者 刘海涛

  市场分析:

  从12月底我国各个港口、各个钾肥品种的交易情况来看,到港价基本上维持在3000元/吨左右,这一变化较上个月有小幅上涨,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国际市场钾肥价格的上涨。

  据了解,烟台港口钾肥库存量基本没有变化,近期没有新货进港,实际成交量也不大;营口港钾肥走货缓慢,实际成交较低;厦门港钾肥大部分货源已发往中化仓库,港存基本为零,下游采购量不大;青岛港钾肥港存量为25万吨-26万吨,不过,港口钾肥成交量不大,只有少量走货;湛江港地区钾肥成交小有增加,主要是下游复合肥厂家和农资公司拿货。此外,近期没有新货到港。

  后市预测:

  造成我国港口钾肥进口比较冷清的原因跟国际大环境密不可分。据业内人士分析,国际钾肥价格上涨必然引起国内商家的观望。除此之外,2011年钾肥进口联合谈判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只是与加拿大、约旦签订一份长期的钾肥供应协议,价格迟迟未定,进口前景不太明朗。据说,在近期中国与外方的钾肥大合同谈判中,双方谈判并不是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的,谈判再次陷入了僵持阶段,必然推迟了大量进口钾肥的时间表。而且,据边贸钾肥贸易商反映,1月份俄方可能不会再对中国发货。

  业内人士认为,即使1月份边贸没有钾肥新单,港口没有新的钾肥进港,国内市场上的钾肥库存也可以基本满足春耕施肥需求。而2011年国产钾的产量肯定在500万吨以上,加上前期国产钾肥和进口钾肥库存剩余的200万吨左右,2011年再进口钾肥300万吨的话,市场的钾肥供应还是比较充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