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这里走出北大荒。”2009年,由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农资公司和国内农资职业经理人团队为主共同发起、成立的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农连锁)正式对外宣布:“将努力把服务大农业的农资营销理念带进分散的广袤乡村,矢志用先进的连锁模式植入正在锐变的农资流通领域。”
近日,欣闻华农连锁隆重举行一周年庆典之际,带上美好、厚重的祝福与期盼,《中国农资》记者有幸与华农连锁董事长侯培超就企业发展的创业往事、收获点滴及奋进谋略进行了一番深入地沟通和交流。
“农资直供模式”孕育而生
“美丽北大荒、中华大粮仓”。多年来,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深深扎根于这片肥沃的边疆黑土,为黑龙江垦区的粮食生产和“三农”建设兢兢业业、戮力前行。
作为黑龙江垦区农资供应的主渠道,北大荒农资积极响应国家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的要求,创建垦区“农资直供模式”,增强了垦区农资直供配送服务能力和市场调节能力,实现了农资供应的专业化、模式化、服务化,从而为提高垦区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奠定基础,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长期有力的保障。
“农业现代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出现的,它是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经济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侯培超解释说,“我们目前的首要目标是要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农资营销大平台,它是实现集中采购和农资直供的物质基础。”他表示,这种新型的直供服务模式不仅增强了农资直供配送服务能力和市场调节能力、而且提高了垦区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集团企业内部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体系,从而实现垦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的专业化、模式化、服务化,为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供长期有力的保障。
据统计,2009年伊始,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按照积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化肥直供为切入点,探索渐进实现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直供的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子,取得了显著成效。2009-2010年,集团直供农资(化肥)25万吨,覆盖农田1000万亩;2010-2011年,直供量50万吨,覆盖农田2000万亩,农资直供量和耕地覆盖量均实现了翻番。一年里,通过实施直供,农户仅化肥采购费用就节省上亿元(市场肥价无波动情况下),既促进了农业持续高产稳产、又降低了农业直接生产成本。得到了广大种植户的认可,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好评。
“农资直供的成功实践,使我们深化了对垦区目前生产资料由无序竞争到实施直供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的认识,增强了坚持下去、继续完善、渐进拓展的信心和力量。”侯培超强调:“华农连锁来自北大荒农垦,其成功实践的农资直供购销模式增强了华农连锁在全国推行连锁营销模式的实践决心。”
拓展“域外垦区”时机来临
“从垦区走向全国,目标市场和消费终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涉及到北大荒的化肥直供模式能否在全国铺开的可行性问题。”面对记者提出的新机遇下华农连锁该何去何从的话题时,侯培超随即给出了答案:“我认为机会已经来临,正是垦区内农资直供模式的成功运行,让我们想要去拓展‘域外垦区’,这便有了今天的华农连锁。”
一方面,从消费终端来说,随着中国土地的快速流转,土地集约化已是大势所趋。这种大农场的耕作模式将为农资直供模式提供更加宽广的舞台。他举例说,目前北大荒农垦集团自有土地4300万亩,代耕地方土地2000万亩,下一步代耕土地将发展到5000万亩,总数将达到9000万亩。这样,每年的化肥需求量近200万吨,几乎占黑龙江省化肥总消费量的50%。
另一方面,从化肥产业格局来看,创建新型农资分销模式势在必行。一是2009年国务院31号文件把中国化肥流通体系推向了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平台,为新流通体系的创立带来了机遇;二是中国化肥产能的过剩及化肥产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必将带来化肥流通集中度的提高,并促使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实施战略联盟;三是农化服务、物流体系及金融服务的完善创新,将大大促进中国现代流通体系的发展。
与传统的模式相比,这种模式的优势在哪里?侯培超表示,传统的分散采购、批发零售,对应的是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集约化水平低的现状。这种模式,导致千家万户找厂商,千个商家对农户,流通环节多,层层加价,农资质量难以保证,实践证明这种营销模式很难再走下去了。而我们在北大荒实行的化肥直供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通过比价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服务,从而取消了中间环节,一站式服务,将肥料厂家和农户有机联系在一起,这与政府现提倡的“农超对接”是同样道理,只是产品流动是反方向的,既避免了不合理的加价,又保证了农资质量,能对农资产品炒作起到抑制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北大荒专业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为消费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的服务,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华农连锁将来就是要通过连锁向全国拓展这种经营模式,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助一臂之力。
“走出去”战略后的农超对接
“华农连锁的成立,正是黑龙江垦区‘走出去’战略的具体实施,为开启黑龙江垦区的内外交流架起了一座合作共赢的金桥。”侯培超说,华农连锁既是北大荒农资走出北大荒所搭建的一个全球性的采购供应、农化服务和信息支持平台,也是北大荒农资将垦区先进的农资服务理念和经营模式惠泽全国乃至全球的重要窗口。
华农连锁成立一年来的成功运营,坚定了华农人矢志不渝推行农资连锁的信心和决心。面向垦区,北大荒农资依托华农连锁这个平台,与国内外重要的化肥生产企业集团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为垦区的农资供应提供稳定长效的保障;依托这个平台,充分整合农业校企资源,为垦区农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支撑;依托这个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据介绍,相对于垦区高度集中的现代化农业,华农农资连锁更多的是要面对孤立分割的农村市场。从2009年12月份企业成立以来,华农连锁在全行业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开门红”。据统计,到2010年末,公司各种化肥销售量达50万吨。侯培超说:“我们的尝试确实带有开拓的性质,这便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与财务数据相比,这更是华农连锁一年中取得的更重要成果。”他强调,华农连锁已初步建立起完善的农资连锁管理结构和网络体系。目前,上游已经与河南心连心、山西晋丰、山西丰喜、贵州开磷、江苏中东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下游在全国主要农业省份成立了12个分公司、40多个分销中心,截至2010年6月,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宣告基本形成,这将为华农连锁实施连锁规划奠定很好的基础。
华农连锁甫一亮相,就以其独到的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在业界备受关注,创新被认为是这家公司的灵魂。侯培超表示,农资流通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华农连锁作为一家新生的企业,跟大家一样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地探索。下一步计划就是依托北大荒豆制品品牌优势和华农连锁的平台,打造一个新型的农业产业连锁生态服务圈,除解决老百姓低成本的用肥问题,还要进一步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
他强调,一方面通过密植农资连锁网点,将来自城市的优质化肥、农药和种子送进千家万户,另一方面将千家万户的农副产品收购上来,完成农资连锁的双向流通功能。此外,在城市市场,通过建立农产品商超销售体系,将来自于农资网店的农产品直供城市,完成农产品“上市”和价值实现过程,真正实现“农超”对接。这样,一个环状的农业产业服务链得以成形。它不仅会给企业创造利润,同时也将为发展生态农业和订单农业提供广阔的前景。